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12-26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八条规定,如果职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伤害,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以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已经对第三人提起民事诉讼或者获得民事赔偿为由,作出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根据该规定,如果职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伤害,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已经作出工伤认定,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未对第三人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尚未获得民事赔偿,起诉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另外,如果职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导致工伤,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已经对第三人提起民事诉讼为由,拒绝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第三人已经支付的医疗费用除外。
综上所述,劳动者因第三人原因造成工伤事故的情况下,可以同时享受工伤赔偿和侵权赔偿。
财产损失指的是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车辆、财产直接损失的折款,同时还包括现场抢救(险)、人身伤亡善后处理的费用,但不包括停工、停产、停业所造成的财产间接损失。
设施指的是道路安全设施以及在道路上及其附近的其他设施,例如电力、水利设施,房屋,树木花卉等。
事故损坏的车辆、物品、设施等应进行修复,恢复原状。修复以就地修复为主,尽量使其在功能上、形态上、价值上没有太大变化。
如果事故损坏的车辆、物品、设施等无法修复,需要进行折价赔偿。在折价赔偿时,应计算出原物的价值,考虑原物的新旧市场价以及残存价值等因素。
对于受伤但没有失去使用价值的牲畜,应以就地治疗为主;对于因伤失去使用价值或者死亡的牲畜,应由有关部门进行评估鉴定,进行折价赔偿。
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使用种类、质量相同或相近的实物进行赔偿。
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一次性赔付的赔偿项目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的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 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 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如果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