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的法律解释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担保合同纠纷法律知识

合同诈骗罪的法律解释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5-06-25

 
387113
法律咨询:律师你好,合同诈骗多少金额,公安机关可以立案,属于刑事诉讼吗,依照法律那条规定?谢谢。

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利用经济合同诈骗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诈骗罪。对于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的情况,应根据实际骗取的数额来确定诈骗数额,并可以考虑合同标的数额作为量刑情节。以下情形应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的行为:

一、虚构主体、冒用他人名义或使用伪造、变造或无效证明文件

明知没有履行合同能力或有效担保的情况下,采取以下欺骗手段与他人签订合同,骗取财物数额较大并造成较大损失:

  1. 虚构主体;
  2. 冒用他人名义;
  3. 使用伪造、变造或无效的单据、介绍信、印章或其他证明文件。

二、担保合同履行财产逃跑

合同签订后,携带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逃跑。

三、挥霍担保合同履行财产致使无法返还

挥霍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致使上述款物无法返还。

四、利用担保合同履行财产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无法返还

使用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上述款物无法返还。

五、拒不返还担保合同履行财产

隐匿合同货物、货款、预付款或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拒不返还。

六、拒不支付剩余货款

合同签订后,以支付部分货款开始履行合同为诱饵,骗取全部货物后,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或双方另行约定的付款期限内,无正当理由拒不支付其余货款。

延伸阅读
  1. 挪用合同款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
  2. 合同无效对合同诈骗罪的影响
  3. 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认定问题
  4. 合同诈骗罪的定义和意义
  5. 合同诈骗罪的认定标准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旅游纠纷的维权方式
  2. 承揽合同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3. 门面房租赁协议
  4. 供需合同
  5. 仓库管理流程图
  6. 抵押担保债权的范围及其构成要素
  7. 加工承揽合同履行地如何确定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