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的刑事责任和相关知识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3-19
合同诈骗罪判几年?
合同诈骗罪的定义
合同诈骗罪是指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合同诈骗罪的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的刑事责任根据以下情形进行划分:1. 数额较大的合同诈骗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2. 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合同诈骗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 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合同诈骗罪: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刑法》修正案七对合同诈骗罪的补充规定
根据《刑法》修正案七第四条的规定,作为《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的补充规定如下: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合同诈骗罪的背景和问题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利用签订合同诈骗财物的案件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合同诈骗罪不仅侵犯了他人财产权,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与经济纠纷极难区分与识别,因此在司法实践中成为一个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