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货物运输中实际承运人制度的确立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5-04-07
一、背景
1978年,《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汉堡规则》)首次在国际范围内明确规定了海上货物运输中的实际承运人制度。在航运实践中,经常会出现托运人与实际从事货物运输的人不相同的情况,这导致了一系列法律问题。提单持有人的权利得不到保护,索赔对象难以确定,时效问题也常常存在。
大多数国家认为,在定期租船运输中,如果提单的抬头是承租人并由其签字,则承租人是海上货物运输的承运人。然而,少数国家认为,提单只是作为船舶所有人或实际从事货物运输的人与提单持有人之间的合同,船舶所有人或实际承运人应直接对提单持有人承担货物损失的赔偿责任。这种分歧导致了承运人主体识别的混乱。
二、汉堡规则的规定
为解决上述问题,《汉堡规则》规定了实际承运人的概念和责任:
- 将承运人和实际承运人加以区分。提单由承运船舶的船长签发的,视为代表承运人签发。在定期租船运输中,如果船东实际从事海上货物运输,但装卸港的代理人由承租人委托,并且代理人签发了抬头为承租人公司的提单,则提单项下的承运人是承租人,船东仅仅是实际承运人。
- 承运人应对全部运输负责,实际承运人的责任仅限于承运人的部分责任。在特定情况下,实际承运人需直接向提单持有人承担责任,但前提是货物的灭失、损坏或迟延交付发生在实际承运人实际控制的运输阶段,并由实际承运人的过失引起。
三、我国法律的引用
我国《海商法》直接引用了《汉堡规则》的实际承运人制度。根据我国《海商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实际承运人是指接受承运人委托,从事货物运输或部分运输的人,包括接受转委托从事此项运输的其他人。《海商法》进一步明确了实际承运人的法律责任。
- 实际承运人要对其实际进行的运输部分与承运人负相同的责任,除非承运人承担法律以外的责任或减少法律赋予的权利的特别约定,并经实际承运人书面同意。
- 即使将全部或部分运输任务委托实际承运人进行,承运人仍然必须就全程运输对提单持有人负责,除非在运输合同中已明确约定特定运输由特定实际承运人进行,并同时约定承运人不负责任。
- 承运人和实际承运人都负有责任的情况下,提单持有人可以对他们中的任何一方追究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