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监庭调解、和解工作经验总结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法律知识

审监庭调解、和解工作经验总结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4-21

 
383567
情法交融平息讼争

一、把握案件规律与运用调解手段相结合

审监庭处理的案件纷繁复杂,需要法官能够理清思路,抓住矛盾焦点,根据案件类型的特点寻找恰当的突破口,以妥善解决纠纷。为了做好调解、和解工作,审监法官根据不同案件的法律关系,运用不同的调解手段。例如,在处理亲属之间或邻里、同事之间产生的纠纷时,法官需要注意分析矛盾的症结所在,通过渲染人情味,诱发当事人的善良、美好的一面,以亲情、友情的力量来平息纠纷。

对于商事案件,法官需要找到利益平衡点,通过调解、和解来解决双方的争执焦点。在处理各种类型的纠纷时,法官需要根据案件的特点,理清矛盾的症结所在,掌握当事人的心理底线,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运用调解技巧,扩大调解、和解的成功率。

二、加强释明疏导与借助社会合力相结合

在处理申请再审案件时,法官需要做好法律释明工作,帮助当事人理清法律关系,同时加强诉讼指导,帮助当事人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存在矛盾激化隐患的案件,法官需要与社会各方力量合作,共同梳理纠纷,通过释解和借助社会合力来化解矛盾。

法官还需要与检察机关密切配合,在民事抗诉再审案件中通过调解,实现纠纷的解决。通过与社会各方的合作,审监庭在再审中成功地化解了若干重大、复杂的纠纷。

三、注重拾遗补缺与强调实践效果相结合

审监工作中,法官需要协调好维护生效裁判既判力与解决实际矛盾之间的关系。对于存在瑕疵的生效判决,法官需要通过拾遗补缺的方式,在调解、和解方案中弥补原生效判决存在的瑕疵或缺陷,力求通过实践达到良好的效果。

四、增强办案功底与践行“司法为民”相结合

为了做好调解、和解工作,审监法官不仅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还需要具备深厚扎实的法律功底。法官需要善于提炼案件事实,归纳争议焦点,抓住纠纷的实质。通过不断学习,苦练内功,法官可以为当事人提供更好的调解、和解服务,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

案例六:房地产合同纠纷案涉及三方参建住宅

背景

在某房地产合同纠纷案中,涉及三方参建住宅。原告因投入的资金未能从房屋建成后的售房款中全部得到偿还,故提起诉讼。原一、二审判决住宅合作协议书无效,两被告分别返还原告相应款项。

被告申请再审

被告某公司败诉后,不断申请再审,坚称另有一份参建协议,该协议已全部履行完毕,而三方签订的合作协议书实与其无涉。

复杂的法律关系

该案涉及的法律关系相当复杂,面对案中层层参建的隐情和繁杂的资金流转,审监庭的承办法官着实花了一番功夫。另一被告因未按规定申报年检,已被吊销营业执照,原审亦未到庭,这增加了复查工作的难度。

细致听证和核实证据

通过细致听证,耐心核实证据,案情逐步明朗。原来当事人之间确实另有参建项目,并已实际履行完毕,而三方合作协议书实为融资关系。某公司的主张有一定道理,且原审听证时的质证对该公司有利,但因这些证据形式方面的原因在原审中并未得以采纳。

促成和解

为避免产生不良的社会效果,承办法官与合议庭其他同志一起加强和解工作的力度。他们巧妙地抓住原审案卷中一份不起眼的会议纪要和双方在原审时所作陈述,明确了某公司的还款义务及应当扣除相应款项的依据。同时,细致梳理各当事人之间的资金往来,弄清实际的债权债务数额,在此基础上促成和解。

成功解决案件

最终,某公司与原审原告达成和解协议,原判不再执行。某公司将和解款项交至我院后主动撤回再审申请。案件的成功解决,充分显示了审监法官扎实的法律功底和认真、耐心的工作态度。

审监法官在调解和和解中的角色

高度重视调解和和解工作

在复查、再审阶段引导当事人和解、调解,法官不但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工作使命感,而且自始至终都要付出极大的精力。只要案件有一分和解、调解的希望,就需付出一百分的努力。

审监法官的工作态度

审监法官始终保持严谨细致的审判作风和热情的态度,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司法为民”。他们对待当事人都有一副好脾气、一片热心肠。不厌其烦耐心疏导,热情服务消弥纷争;殚精竭虑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想方设法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

审监法官的奉献精神

审监法官一心扑在工作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使一件件棘手难案迎刃而解。他们放弃休息时间,赶往远处的地方,与当事人面对面,努力促成和解协议。他们陪同解释到深夜,在休息时间打越洋电话,尽力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

调解与和解的重要性

制度层面的重要性

调解与和解在我国诉讼法中是重要内容。它们的开展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与法官的社会经验、阅历、表达能力乃至人格魅力等联系在一起。

审监程序中调解与和解的难点

审监程序中的调解、和解工作有其难点和特别的要求。对于法官来说,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努力把一些经验加以理性的提炼,希望以此进一步促进该项工作。

延伸阅读
  1.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举报投诉中心的工作职责
  2. 深圳宝安区劳动争议纠纷调解机制的改革
  3. 用法律专业术语重新改写或者扩写的文章
  4. 法院审理信用卡逾期案件的程序是怎样的
  5. 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解决程序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如何确认干部身份
  2. 书记员的司法行政地位
  3. 法庭上的录音合法性问题
  4. 合同因不可抗力损失要求赔偿的法律问题
  5. 民事经济追溯期限
  6. 最新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
  7. 在学校两个孩子打架怎么处理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