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房屋的赠与与宅基地使用权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其它房产知识 > 房地产产权法律知识

农村房屋的赠与与宅基地使用权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08

 
360913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农村村民兴建房屋的土地是宅基地,而一户村民只能拥有一户宅基地的,而我国物权法规定,房屋是可以赠与的,那么农村的房屋可不可以赠与非直系亲属?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农村房屋只要是合法取得的,是可以赠与非直系亲属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五条的定义,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并且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此规定。

宅基地使用权的确定

根据当前农村拆迁政策,宅基地面积通常作为置换楼房面积的计算基数,一般为1:1的比例。宅基地在拆迁置换中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因此宅基地使用权人的确定非常重要。

在确定宅基地使用权人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在册人口的认定。在册人口是指在宅基地申请审批时,家庭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户籍的成员。由于农村宅基地属于村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在分配上存在着排他性和福利性,即宅基地使用权只能分配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使用。根据《土地管理法》第62条的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因此,宅基地以户的名义取得,属于家庭共有,并且主要根据家庭成员数确定使用面积。各集体经济组织在家庭申请用地时,会对其常住家庭在册人口进行核定,然后分配特定面积。虽然宅基地使用证上登记的使用权人只有一人,但宅基地申请审批表确定在册人口共享宅基地使用权。

其次,对于人口变动的处理,根据以下原则进行:

  1. 户口迁移导致丧失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原在册人口,不再具有宅基地使用权,一般不能认定为房屋所有权人。
  2. 如果户口未迁移,但从原大家庭分离单独立户并且另行申请宅基地获得批准的,因其有了新的宅基地,根据一户一宅的原则,不再对原宅基地享有使用权,不能认定为原宅基地上房屋的所有权人。

其它房产知识热门知识

  1. 江西省城市房地产开发管理条例
  2. 卖房流程及影响房价的因素
  3. 老丈人的房子女婿是否享有居住权?
  4. 农村宅基地的确权和使用权问题
  5. 机动车未经登记是否取得物权
  6. 购买二手房是否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
  7. 离婚房产去名字费用的相关法律问题
其它房产知识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