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怎么处理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法律知识

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怎么处理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5-03-03

 
352510

一、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怎么处理

对于实施虚假宣传并欺骗、误导消费者的经营单位或个人,监管部门有权勒令其立即终止违法行为,并处以20万元人民币以上至1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

情节严峻者,惩罚力度将升至100万元人民币以上至200万元人民币以下,甚至可能被吊销营业执照。

具体而言:

1. 若经证实商家确实存在虚假宣传、欺骗及误导消费者的不当行为,且因此给消费者带来了实际经济损失,那么该商家除了要承担行政处罚的法律责任外,还需对消费者作出相应的赔偿;

2. 此外,倘若经营者在销售产品过程中存在相关欺骗行为,则必须向消费者支付相当于所售商品三倍价格的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

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

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

属于发布虚假广告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处罚。

二、消费者怎样维权

当消费者面临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情况时,他们可以采取诸多方式来积极捍卫自己的权利。

首先,消费者可以试图与涉嫌侵权的商家进行协商,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形成一个双赢且双方均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倘若协商不成,遭受损失的消费者有权要求消费者协会或其他具有此项职能的调解组织介入调解,通过专业公正的第三方力量来解决争议。

除此之外,消费者也可以选择向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提出投诉,请求这一权威部门出面干预并妥善处理此事。

若以上所有措施皆无法有效解决问题,消费者便可以依据先前与商家签订的仲裁协议,向相应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三、网上的价格只有1000多英镑,消费者能做些什么

用户抱怨产品太贵,查证后发现商家真的有涨价的不当行为。

这时候,官方会对商家进行劝告整改,同时没收他们的非法所得,还可能罚款并罚5陪的钱。

如果对方没有赚到钱呢?那就只是警告和罚款了事。

要是情节严重些的话,商家就要暂停营业,等待工商部门的处理结果。

更严重的情况是,商家的营业执照都有可能被吊销掉。

以上是关于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怎么处理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15分钟获得解答!

延伸阅读
  1. 去店里选的东西但是做完回来却换了颜色是欺骗消费者吗
  2. 卖房者虚假宣传怎么处理
  3. 商家商品虚假宣传怎么处罚
  4. 如何投诉虚假宣传行为
  5. 网购买到三无产品在哪里起诉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热门知识

  1. 消费者保护在竞争法立法目的中的体现
  2. 传销诈骗罪100万会被罚款多少
  3. 传销罪的从犯怎么判的
  4. 侵犯商标权和不正当竞争的区别
  5. 组织传销罪怎么判的最轻
  6. 虚假宣传诱导消费承担什么责任
  7. 传销怎么判刑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