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赔偿归责原则的探讨与分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国家赔偿法 > 行政赔偿法律知识

行政赔偿归责原则的探讨与分析

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4-07-16

 
324880

行政赔偿制度的发展历程

行政赔偿是国家赔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度的确立是民主法治理念和行政实务活动不断发展的结果。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对损害赔偿责任的确立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公务员个人承担赔偿责任

在这个阶段,主权免责观念盛行,公务员执行职务时的不法侵害只承认公务员个人责任,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阶段:国家逐步放弃主权豁免

在这个阶段,国家开始承担对公务员行使权力所致损害的赔偿责任,并保留对公务员的追偿权。国家可以与公务员负连带责任,或承认国家对权力所形成危险状态负危险责任,以区别于公务员的损害赔偿责任。

行政赔偿的范围

行政赔偿的范围主要包括行政侵权赔偿和公物瑕疵致害赔偿。

行政侵权赔偿

不同国家对行政侵权赔偿的界定存在差异。法国将行政管理行为作为立法赔偿的一部分,台湾则认为行政侵权赔偿是指因行政处分(公权力的行使)致害赔偿。我国的行政赔偿仅限于行政机关。

公物瑕疵致害赔偿

各国对公物瑕疵责任的规定也存在差异。德国将公物限于技术设施,法国包括公共工程和公共建筑物,日本包括道路、河川等公共营造物,台湾为公有公共设施,而我国将公共设施致害排除于行政赔偿之外。

此外,对行政行为(公权力行为)的理解不一致,导致了国家赔偿存在最广义说、广义说和狭义说之争。最广义说认为国家赔偿包括一切活动的损害赔偿责任,广义说排除私经济作用,狭义说仅限于权力行为的赔偿责任。在世界范围内,广义说占主导地位,而我国采取狭义说,仅限于权力行为的赔偿责任。

行政赔偿制度的内容

行政赔偿制度涉及行政赔偿定义、范围、归责原则、行为主体、责任主体、求偿程序、赔偿形式、计算标准、国家赔偿费用来源等因素。其中,归责原则是构建整个赔偿制度并贯彻实施的基石。

然而,我国对行政赔偿归责原则的研究相对薄弱,学术界对国外行政赔偿归责原则的认识模糊,存在对过错、违法的认知上的偏差。这给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带来了巨大障碍,需要加以克服。为此,我们应从基本范畴入手,探讨世界主要国家的行政赔偿归责原则,为我国确立科学的行政赔偿归责原则体系提供参考。

第一部分:行政赔偿归责原则概述

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是判断行政主体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的最根本依据和标准。它直接影响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免责条件、举证责任的负担以及责任的程度和减轻责任的根据。归责原则不仅是构建行政赔偿法律制度的关键,也是司法实务处理案件的基本尺度。它关系到受害者能否得到救济以及救济的种类和程度。因此,对行政赔偿归责原则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行政赔偿归责原则

行政赔偿制度在国外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历程。虽然各国情况不同,但在归责原则方面存在共通性,主要表现为普遍采用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

延伸阅读
  1. 归责原则在行政赔偿责任中的作用
  2. 行政赔偿是由什么要件构成及原则是什么
  3. 赔偿法律中的基本原则
  4. 我国国家赔偿制度的归责原则重塑
  5. 行政赔偿归责原则的探讨与分析

国家赔偿法热门知识

  1. 行政诉讼法案件有效期限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行使职权侵犯人身权的赔偿
  3. 司法解释规定:错误执行案件占比60%
  4. 看守所的行为是否违法会导致司法赔偿?
  5. 对赔偿委员会决定不服,复议的流程是怎样的
  6. 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赔偿工作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执行新的日赔偿标准
  7. 国家行政赔偿的条例问题
国家赔偿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