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4-01-01
1、原告的身份证明材料以及有效联系方式;
2、被诉行政行为或者不作为存在的材料;
3、原告与被诉行政行为具有利害关系的材料;
4、人民法院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5、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1、受理机关的不同:行政诉讼由法院受理,行政复议由行政机关受理,一般由原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受理,特殊情况下,由本级行政机关受理。
2、解决争议的性质不同:人民法院处理行政诉讼案件属于司法行为,适用行政诉讼法;行政机关处理行政争议属于行政行为的范围,应当适用行政复议法。
3、适用的程序不同:行政复议适用行政复议程序,行政诉讼适用行政诉讼程序。行政复议程序简便、迅速、廉价,但公正性有限;行政诉讼程序复杂且需要更多的成本,但公正的可靠性大。
4、审查强度不同: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只能对行政主体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而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可以对行政主体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
5、受理和审查范围不同:《行政复议法》的受案范围要广于《行政诉讼法》。此外,《行政复议法》还规定对国务院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审查申请。
以上便是关于行政诉讼的材料和起诉条件的相关知识。行政诉讼的材料包括原告的身份证明材料、被诉行政行为存在不当的材料、有利害关系的材料、起诉状等其他材料。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在受理机关、解决争议性质、适用程序、审查强度以及受理和审查范围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引用法条:[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