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2 更新时间:2024-10-11
在行政诉讼二审中,新证据应先进行认定,然后再决定是否可以采用。司法实践中,一般按照以下情形认定新证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一条的规定:
一审程序中的新证据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人民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
二审程序中的新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二审程序中提供新证据时,应在二审开庭前或开庭审理时提出。若二审不需要开庭审理,则应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供的证据不被视为新证据,法院不予采纳。当事人经法院准许延期举证,但由于客观原因未能在准许的期限内提供证据,且不审理该证据可能导致裁判明显不公正的情况下,其提供的证据可视为新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