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2-23
物业纠纷案件涉及多个法律条例,包括开发遗留问题纠纷、物业服务收费纠纷、车辆管理收费、损坏、丢失纠纷、治安、刑事案件纠纷等等。
物业纠纷主要依据《物业管理条例》进行处理。
开发遗留问题纠纷是指由于开发商在物业交付后留下的问题引发的纠纷。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九条的规定,物业管理区域应当考虑物业的共用设施设备、建筑物规模、社区建设等因素进行划分。
物业服务收费纠纷是指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就物业管理服务费用产生的争议。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的规定,业主委员会应当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订立书面的物业服务合同,对物业管理事项、服务质量、服务费用等内容进行约定。
车辆管理收费、损坏、丢失纠纷是指物业管理区域内的车辆管理问题引发的纠纷。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同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业主应当在相关政府部门的指导下成立业主大会,并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负责管理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的车辆管理服务。
治安、刑事案件纠纷是指物业管理区域内发生的治安问题或刑事犯罪行为引发的纠纷。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十条的规定,业主委员会应当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订立书面的物业服务合同,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未能履行合同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随着我国住房商品化和住房管理市场化的发展,人们对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房价不断上涨,购房后引起的物管纠纷案件逐年增多。各地法院普遍面临这种趋势。
相对于业主个人来说,物业服务企业作为一个企业具有一定的强势地位,其拥有专业律师负责法律事务,在法律知识、证据收集、诉讼经验以及合同责任规避等方面具有优势。这使得业主在物管纠纷诉讼中面临一定的困难。
物业服务企业作为原告提起诉讼的案由相对较为单一,主要是拖欠物业管理费。而由业主作为原告提起诉讼的案由则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包括物业服务不符合合同要求导致的违约、物业服务企业擅自增收管理费或占用绿地、共有区域,以及对业主财产、人身等方面的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