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24-01-16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处理在物业管理活动中涉及业主、业主委员会、物业使用人和物业服务企业的投诉。
对于违反物业服务合同约定,业主逾期不交纳物业服务费用的情况,业主委员会应当督促其限期交纳。如果逾期仍不交纳,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许多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委员会或业主之间未订立书面合同,在没有合同约定和规约可依的情况下,双方很容易发生纠纷,并且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因此,签订物业服务合同非常重要,业主应重视此事,不可轻忽。
普通住宅的物业管理服务费是由政府指导价确定的,确定费用时应以物业管理服务的合理成本为基础,并综合考虑业主的经济承受能力。而其他类型的住宅,则必须通过业主或业主委员会协议约定。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物业费用没有明确的标准,因此物业公司往往会出现乱收费的情况,从而引发纠纷。
业主拒绝交纳物业管理费可能是无理拒绝,也可能是因为物业管理企业提供的服务质量未达到合同约定的标准,还可能是因为公共费用的分摊不合理。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物业管理企业的违约行为主要表现在对公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不善,以及未能履行对物业管理区域内环境卫生、绿化、公共秩序等方面的管理职责,导致物业环境恶化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物业管理企业需要依法承担违约责任。
综上所述,我国针对物业纠纷的规定是,如果小区业主和物业发生纠纷,首先双方应当协商解决。如果协商解决不了,可以向当地房地产主管行政部门投诉。如果房地产行政部门处理投诉后,双方当事人仍不满意,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