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2-01-06
根据法律规定,农村房屋转让协议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具有法律效力:
(1) 行为人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 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3) 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农村房屋转让协议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当农村房屋买卖合同被确认无效后,为了平衡双方的利益,处理合同无效后的后果时,应全面考虑以下因素:
- 出卖人因土地增值、拆迁、补偿所获得的利益;
- 买受人因房屋现值和原买卖价格的差异造成的损失。
以此来平衡买卖双方的利益。
对于已经进行翻建、装修、扩建使房屋增值的购房人,应该对其投入进行补偿。此外,在要求购房人返还、腾退房屋时,应合理安排腾退时间,并为购房人提供合适的住所。当农村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后,出卖人应赔偿买受人的损失,包括:
- 返还原购房价款及房屋原购买价款和现房屋价款之间的差价;
- 考虑购房人因扩建、改建、装修使房屋增值的部分;
- 考虑出卖人因拆迁而获得的拆迁利益及土地的增值部分。
以上损失需要委托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以确定具体数额。在处理土地增值和拆迁部分补偿时,应根据出卖人负有主要责任,买受人负有次要责任的过错分配原则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