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2-05
加层商品房的购买资格取决于是否能够办理产权证。如果能够办理产权证,则具备购买资格;如果不能办理产权证,则无法购买。
1997年12月,李女士与一家房地产公司签订了《北京市内销商品房预售契约》,并支付了全部购房款项。当时,开发商并未告知李女士所购买的是尚未办理法律手续的加层房。1998年11月,规划部门发现李女士购买的商品房项目在未取得规划许可证的情况下,私自增加了1号至4号楼的两层,增加了3500平方米的面积。因此,规划部门作出了罚款并保留使用的处理措施。1999年4月,房地局根据规划部门的处理决定,同意为购买加层房的业主办理房产证。
在此期间,李女士得知自己购买的房屋在签约时没有预售许可证明,但并未提起诉讼要求解除合同退房。相反,她于2001年9月办理了入住手续并进行了装修。
2003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的司法解释。在此后,李女士将房地产公司起诉至法院,声称该公司已构成欺诈,并要求法院判令房地产公司双倍赔偿房款、装修费、利息等共计118万元。一审法院审理后,支持了李女士的诉讼请求。
被告房地产公司不服判决,提起上诉至市一中级法院。
市一中级法院审理认为:房地产公司出售给李女士的房屋确实是违反规划的加层房,而且在销售时该房屋没有预售商品房许可证明,房地产公司存在过错。然而,李女士在得知情况后,并未要求解除合同,而是入住并装修了争议房屋。因此,房地产公司的售房行为并不构成欺诈。最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了李女士的诉讼请求。这一案例提醒消费者,维权既要合法,也要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