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因实际使用童工被处罚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10-12
一名未满16周岁的女孩冒用他人身份进入某实业有限公司工作,被S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使用童工为由处以1万元罚款。公司不服该行政处罚,提出行政诉讼。近日,S市Y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维持S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
使用童工违法行为案件
案件概述
2006年10月18日至2006年11月27日,被告罗某以他人身份进入某实业有限公司,并以使用工身份在该公司工作。然而,根据事实调查,罗某在该公司工作期间尚未满16周岁,违反了国务院《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二条、第四条第(六)项的规定。因此,原告S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于2007年3月2日向该公司发送了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告知书,并于2007年3月6日作出了对该公司罚款10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案件争议
被告公司不服,先后申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被告公司主张,他们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后才发现罗某采用欺诈手段以他人身份在该公司工作,并未招用童工。
法院判决
法院经审理认为,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是特殊的保护群体。国务院《禁止使用童工规定》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维护其合法权益。因此,对于法规所称的“使用童工”应理解为广义的范畴,包括招用童工和实际使用童工。即使原告公司使用童工与被告冒用他人身份有一定因果关系,但事实上使用童工的行为清楚明了。无论原告公司是否事先知晓,他们都不能免除在招用工人前进行谨慎审查和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管理的义务。原告公司在日常劳动考勤和报酬支付过程中未能发现冒用者身份,说明他们的管理存在疏漏,因此应对违法后果承担相应责任。因此,法院维持了被告S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某公司的行政处罚决定。
根据以上判决,原告公司应意识到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加强招聘程序和员工管理,以确保遵守相关劳动法规。此案也提醒其他用人单位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公平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