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单位使用童工行为的法律评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童工法律知识

案例分析:单位使用童工行为的法律评析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4-18

 
366973
案情介绍:

背景

2003年4月,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接到群众举报,指控某高校后勤集团食堂使用童工。经调查,该员工被怀疑是童工,单位负责人声称该员工是其舅舅介绍来的,并声称该员工已满16岁,但无法提供身份证和其他录用登记证明材料。

证据确凿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立即与该员工户籍所在地派出所联系,当地派出所开具了户籍证明,证明该员工出生于1987年5月15日,即未满16周岁,确认其为童工。

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国务院令第364号)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违法行为和处罚

尽管该员工距16周岁仅剩一个月左右,但单位使用童工的行为仍属于违法行为。根据《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六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处以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5000元的罚款,并责令用人单位在三日内将童工遣送回家。

用人单位的义务

为了防止用人单位随意招用人员,国家对用人单位的录用备案资料也作出了要求。《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时,必须核查被招用人员的身份证,并且对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一律不得录用。用人单位还应妥善保管录用登记、核查材料,否则将面临1万元的罚款。

误用童工和恶意使用童工的区别

在执法过程中,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发现,有的单位是恶意使用童工,有的单位则是误用童工。这些单位的共同特点是录用资料不完备或者根本没有录用资料。本案中的单位由于没有完善的录用登记资料和对介绍人的核实,导致使用童工的事实被揭露,最终被处以一万五千元的罚款。

结论

国家对使用童工行为高度重视,并制定了严格的处罚标准。用人单位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核查被招用人员的身份,妥善保管录用登记资料,避免使用童工。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将继续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督和执法力度,确保未成年人的劳动权益得到保护。
延伸阅读
  1. 在我国国家18岁童工算合法的吗
  2. 非法雇佣童工要承担哪些责任
  3. 保护童工权益:究竟谁应对服装厂雇佣殴打童工负责?
  4. 童工举报自己有奖励吗
  5. 公司雇佣童工的处罚措施

保护监察热门知识

  1. 非全日制用工法定节假日的权益保障
  2. 农民工工资担保保证金缴纳比例的相关规定
  3. 劳动合同
  4. 招聘童工会受什么处罚
  5. 单位雇佣童工该怎么处罚
  6. 16岁可以工作吗
  7. 生育险一般报销多少钱
保护监察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