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27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童工是指未满十六周岁的用工,而未成年人则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人。法律设定童工的年龄界限是基于公民的行为能力的不同情形而定。根据《民法通则》第十一条的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人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即成年人。而十八周岁以下的人则属于未成年人。然而,对于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来说,如果他们能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法律将视其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因此,法律将童工定义为未满十六周岁的用工。
童工现象背后的问题比我们所见到的更为深刻和艰难。尽管近二三十年来出台了许多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法律,但“童工非法”这一观念已深入人心。然而,另一方面,在许多贫穷家庭的孩子眼中,“到发达地区去谋一碗饭”意味着为了摆脱贫困而努力,少上学而早早开始工作,被认为是“懂事”和“顾家”的选择。在廉价童工的地下需求面前,许多留守儿童和失学儿童无法自主地成为“供给”。据某官方透露,某地在过去五年内因违法使用童工而被查处的案件超过100起,涉事企业违法使用童工的人数超过200人次。这样的现象在许多地方都存在。现在把孩子送回家后,谁来养活他们,谁来供他们上学,这都不是可以轻易解决的问题。
对于那些真的因家庭贫困而希望留在工厂工作、挣钱养家的孩子,正确处理童工问题的做法如下:
工厂应当保留与该童工员工相关的所有完整记录,包括招聘过程、工作时间、工资支付等。这些记录可以作为日后审查和解决问题的依据。
工厂应当安排该童工员工进行身体检查,以确定他们是否适合继续在工厂工作。如果身体检查发现该员工因工作受伤而出现异常情况,工厂应该承担所有恢复健康所需费用。如果身体检查显示该员工身体健康并愿意继续工作,工厂应该召集相关人员作为见证人,记录整个事件的过程,并保留相关文件。
工厂应确保招聘负责人具备足够的知识,能够妥善处理后续的招聘工作。这包括了解法律规定、童工保护措施以及如何正确执行这些措施。
工厂还应在该童工员工的档案中留存整个事件经过的副本,以便客户的审核人员查看。这样可以确保透明度和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