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应当怎样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交申诉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9-15
消费者应当怎样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交申诉?在工商行政部门受理后,流程人是怎么样的?以下是手心律师网为您整理的相关知识。
消费者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交申诉的法律程序
1. 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争议后,可以通过直接对话,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这种协商和解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
2. 请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调解
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投诉,请求调解,保护其合法权益。投诉可以采取电话、信函、面谈、互联网等形式进行。无论采取哪种形式,投诉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 投诉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联系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等;
- 被投诉方的基本情况,包括名称、地址、电话等;
- 购买商品的时间、品牌、产地、规格、数量、价格等;
- 受损害的具体情况、发现问题的时间以及与经营者交涉的经过;
- 购物凭证、保修卡、约定书的复印件等。
3. 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述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收到申诉书后,如果认为申诉不符合规定,应当书面通知申诉人,并说明不受理的理由。如果申诉符合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将处理申诉,并书面通知申诉人,并将申诉书副本发送给被申诉人。被申诉人在收到申诉副本后,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提交答辩书和相关证据。然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将进行立案,填写申诉立案报告表,并附上相关材料。立案需要县级及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批准,并指定两名以上办案人员进行调查或授权派出机构进行调查处理。
4. 根据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消费者可以向仲裁机构提请仲裁。消费争议仲裁具有以下七大优势:
- 自愿原则,包括选择仲裁机构、仲裁员、仲裁地点和仲裁规则等;
- 仲裁一裁终局,程序简单,省时、省力、省财。根据我国仲裁法,仲裁案件必须在最迟四个月内结案;
- 仲裁裁决与法院判决具有相同效力,一经作出即必须履行。如不履行,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 具有独立性和公正性,仲裁活动不受行政机关等外界干预,仲裁员为专业人员且为兼职,不隶属于仲裁委。仲裁员不得私自会见任何一方当事人,否则将被解聘或除名。仲裁没有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当事人可在全国范围内自主选择仲裁机构;
- 仲裁员都是在某一方面高水平的权威人士;
- 仲裁案件不公开审理,可以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信誉等权利;
- 仲裁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
5.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提起诉讼时,消费者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 明确被诉方;
- 具体说明申诉要求、事实和理由。
消费者的申诉应以书面形式提交,一式两份,并清楚地写明以下事项:消费者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邮政编码;被申诉人的名称、地址;申诉的要求、理由以及相关的事实根据;申诉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