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消费者行为怎么认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保障 > 实时政策法律知识

欺诈消费者行为怎么认定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11-06

 
176789
很多小伙伴都对欺诈消费者行为怎么认定有疑惑,接下来,请看手心律师网小编收集的资料。希望以下的内容能为您提供参考和帮助,赶紧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欺诈消费者行为的认定标准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5年发布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规定,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情况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采取虚假或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分量不足

经营者采取虚假或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分量不足的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

经营者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

经营者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

经营者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

经营者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

经营者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

经营者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

经营者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骗取消费者预付款

经营者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

经营者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的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

经营者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以其他虚假或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经营者以其他虚假或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延伸阅读
  1. 价格欺诈行为处罚办法是什么
  2. 商家欺诈消费者行为如何投诉
  3. 手机店抽奖骗局犯法吗
  4. 怎样认定经营者欺诈
  5. 消费者权益保护:揭示消费欺诈最低赔偿标准

社会保障热门知识

  1. 对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交通警察作出行政处分决定前,可以采取哪些必要的行政措施
  2. 家长暴打班主任怎么怎么处罚
  3. 投资回报率
  4. 两个法律有抵触以什么为准
  5. 假的毕业证是否可改户口学历
  6. 强制捐款违反了哪个法律
  7. 常见发票有几种
社会保障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