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9-14
1. 根据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采用的手段来判断。以下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
(1) 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2) 采取虚假或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
(3) 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
(4) 以虚假的价格表示销售商品,如“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
(5) 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
(6) 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
(7) 以其他虚假或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
2. 根据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来判断。如果经营者的行为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即构成欺诈。个别消费者不能以证明自己发生误解来主张欺诈行为成立。
3. 从经营者行为的主观方面来判断。虽然法律未明确规定构成欺诈行为的主观要件是故意,但从欺诈行为的定义来看,经营者的故意心理是必要的。
1. 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2. 如果增加赔偿金额不足五百元,应支付五百元。
根据新消法规定,消费欺诈的赔偿应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这一规定是消费者获得惩罚性赔偿的最低限度,而非最高限度。
总之,欺诈消费者的手段多种多样。工商部门通常从欺诈手段、是否误导消费者和主观故意等方面来认定欺诈行为。如果确认构成欺诈行为,经营者应向消费者提供至少三倍赔偿,并可能受到工商部门的行政处罚。在严重情况下,如果对消费者造成人身伤害,经营者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