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8-06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作为国家机关,与法官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并适用劳动法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条的规定,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为用人单位)以及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则依照本法执行。
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依法处理劳动争议要遵守法律规定的程序要求和权利义务要求,同时要按照依法的顺序进行解决。即在有法律依法律,没有法律依法规,没有法规依规章,没有规章依政策的原则下进行处理。
公正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任何一方当事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另一方当事人的特权。另一方面,应当依法保护劳动关系中的弱势劳动者,这与依法保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的宗旨是一致的,因为它们共同的基点是依法进行。
首先,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及时协商、申请调解或申请仲裁,以避免超过仲裁申请时效,丧失申请仲裁的权利。其次,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受理案件后,应在法定结案期限内尽快处理完毕,以避免案无定日、拖延不决。最后,对于处理结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时,另一方当事人应及时采取申请强制执行等措施,以保证案件处理结果的最终落实。
调解既是一种专门的程序,也是仲裁和审判程序中的重要方法。
在进行调解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 必须遵守自愿原则。当事人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时,必须经过争议双方当事人的同意,否则调解委员会将不予受理。三种劳动争议处理机构进行调解时,必须确保当事人真正自愿和解,并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不得强行调解,也不得采取强迫或变相强迫的方法。
(2) 必须坚持合法、公正原则。调解时应基于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通过说服教育,使当事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达成和解协议,而不是无原则地进行。除了上述劳动争议处理的一般原则外,企业调解和劳动仲裁在各自的实践中还必须遵循一些特有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