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款超付是否认定为不当得利
点击数:41 更新时间:2024-03-25
网友邓先生是一家建筑劳务公司的老板,他在去年承接了一个开发商的停车场建筑项目。在结算过程中由于账务管理混乱,开发商向邓先生的公司总共支付了五百余万元的工程款,但是在后来的决算中发现工程总造价不到五百万元。邓先生想知道自己多收的几十万工程款是不是不当得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做出解答。
工程款超付是否构成不当得利
一、工程款超付的不当得利认定
工程款超付可能引发不当得利的诉讼,也可能引发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诉讼。在实践中,已有相关判决案例存在。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而取得的利益,给他人造成损失,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8条规定,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及对方当事人之日起计算。因此,要行使不当得利请求权,需要满足两个条件:1. 受损失的一方知道或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的存在;2. 受损失的一方知道或应当知道受益人的身份。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时效才能开始计算。
二、不当得利诉讼的条件
不当得利的成立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一般情况下,以下四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能构成不当得利:1. 一方获得利益。具体来说,一方当事人因某种事实结果而获得一定的财产利益。财产利益可以是积极增加或消极增加。2. 另一方遭受损失。这里所说的损失是指因某种事实结果导致财产利益总额减少,包括积极损失和消极损失。3. 一方获利与另一方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指的是另一方的损失是由一方获利造成的,一方获利是另一方损失的原因,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4. 没有合法依据。这是构成不当得利的实质条件。如果利益的获得不是直接基于法律或民事法律行为,那么该利益就是没有合法依据的,即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这样的利益就是不正当的。
三、不当得利诉讼的具体流程
1. 撰写民事起诉状,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立案窗口提起诉讼。2. 案件受理后,法院会发给诉讼方一份缴费通知书,按照指示向指定银行缴纳一定比例的诉讼费用,然后将银行提供的缴费单据交给法院以换取票据。3. 等待法院通知开庭,一般会给原告和被告发出开庭传票。4. 按照传票指示的时间和地点出庭参加诉讼。5. 等待判决结果,如果对结果不满意,自收到判决结果之日起可以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