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返还的范围有哪些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5-01-29
在实践中,我们很多人可能都会接触到有关不当得利返还的范围这类的问题,但是因为我们对此不是很了解,所以有很多的东西都不是很清楚。对于这个问题,那么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和各位朋友一起来了解了解关于不当得利返还的范围有哪些。
不当得利返还的范围及构成要件
一、返还范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31条规定,返还的不当利益包括原物及其孳息,以及利用不当得利所获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的余额。返还不当利益的请求权范围即为受益人的返还义务范围。受益人的返还义务范围根据其是否善意取得利益而有所不同。
1、受益人为善意的情况
若受益人在取得利益时并不知道该利益没有合法根据,且受损人的损失大于受益人取得的利益,则受益人只需返还现存的利益。当利益不存在时,受益人无需承担返还义务。当受益人取得的利益大于受损人的损失时,受益人的返还义务以受损人所遭受的损失为准。
2、受益人为恶意的情况
若受益人在取得利益时知道该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则受益人应当返还其所取得的全部利益,即使该利益已不存在,受益人仍需负责返还。当受益人所得利益少于受损人的损失时,受益人除返还其所取得的全部实际利益外,还需要额外赔偿损失与利益差额的金额。
3、受益人由善意转为恶意的情况
若受益人在取得利益时是善意的,但后来变为恶意,那么返还范围应以恶意开始时的利益范围为准。
二、构成要件
1、一方取得财产上的利益
构成不当得利的首要条件是一方取得财产上的利益,即因一定事实而增加财产总额。这里的利益包括财产的积极增加和消极增加。财产的积极增加是指权利增强或义务消失,使财产范围扩大;财产的消极增加是指财产本应减少却未减少所产生的利益。
2、他方受有损失
构成不当得利的第二个要件是他方受有损失,即因一定事实使他人的财产总额减少。这里的损失包括财产的减少和消极减少。财产的减少是指现存财产的减少;财产的消极减少是指财产本应增加却未能增加。
3、利益与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
不当得利的成立需要利益和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一方受损是他方获利所致。至于损失与利益的范围大小是否一致,形态是否相同并不影响不当得利的成立。
4、没有法律上的依据
构成不当得利的最后一个要件是获得利益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这并不要求取得权力或财产也没有合法依据。例如,加工人取得加工物的所有权是合法依据,但他取得的该项利益却没有法律上的依据,因此应按不当得利制度返还该项利益。希望通过上述内容,您能对不当得利返还的范围及构成要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如果您的情况较为复杂,本网站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