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5-01-15
员工需要准时到岗,打上班卡,并更换工作服。此外,还需要清理办公区域和整理办公文件。
如果暂无应聘者,员工需要与主管一起进行现场巡视检查,并拍照记录。
员工需要对公司各网站上已发布的信息进行刷新,并下载有价值的简历进行储备。同时,需要进行电话沟通。
员工需要接听应聘者的电话咨询,并解答他们的问题。同时,需要做好接打电话的统计记录。
员工需要接待每天的应聘者,并指导他们填写应聘表,并认真阅读员工入职须知并签字确认。之后,员工需要对应聘者进行初试。
(1) 首先,员工需要了解应聘者的个人情况和工作经历,并通过应聘者的个人资料与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衡量,分析应聘者的稳定性和可用价值。
(2) 员工需要对应聘者简单介绍企业的情况及薪资福利待遇,如试岗期、工资构成、上班时间、能否加班、寝室环境、个人需承担餐费等等。
(3) 初试合格后,如果有需要,员工需要请部门主管进行最终面试,并在面试表上写明面试结果和工资待遇。
(4) 员工需要与面试通过者约定具体上岗日期及时间,并在应聘表上标注,告知应聘者上岗所需携带的相关物品,如身份证原件、复印件二张、一寸照片一张、吃饭餐具等。同时,员工需要告知应聘者住宿需要自带行李等基本情况。
(1) 员工需要收集新员工的身份证复印件和照片,并在员工个人信息表上标注岗位和上岗时间。然后,将身份证原件、复印件、照片、个人信息表一并交给文员进行存档、信息录入电子档案,并保存身份证七天。
(2) 员工需要带新员工到所在部门,并将填写的七天试岗期评估表交给部门主管。七天后,员工需要收回评估表,并交给文员进行归档。同时,员工还需要做好跟进工作等相关工作。
员工需要先向本部门主管领取离职申请单,并填写完毕后上交企业的相关物品,如服装、工牌、工具等。离职单需要经过本部门主管、库房、财务部、人事部签字方才生效。具体操作可参照办理离职规范程序。
员工需要进行招聘管理档案和培训管理档案的日常整理。
员工需要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新员工入职培训。
员工需要每周至少登录招聘网站一次。
员工需要在周五例会前将每周的员工入职、离职情况以及招聘、培训情况上报部门主管。
员工需要记录每周行政例会的会议内容,并整理成文后交给部门主管,并上传给总经理。
员工需要计算录用率,公式为:录用人数/参加面试人数*100%。
(1) 离职报表(各部门、企业):当月离职率=当月离职员工人数(入职不足7天不计)/月末人数+当月离职员工人数*100%(入职不足7天不计)。
(2) 新员工离职率报表:新员工离职率=当月离职新员工人数(不足7天不计)/当月入职新员工总数*100%(入职不足7天不计)。
如果企业未及时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包括没有及时支付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加班工资和其他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依法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企业支付经济补偿金。同时,用人单位仍有义务支付工资差额。
如果企业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企业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将承担以下法律后果。劳动者可以要求有关部门规定企业以下内容:
(1) 限期支付:如果企业没有支付相关费用,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企业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
(2) 差额支付:
(3) 加付赔偿金:如果企业在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的期限内逾期不支付,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企业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