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抵债转化为房屋买卖的要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房屋买卖 > 房产买卖纠纷法律知识

以房抵债转化为房屋买卖的要件

点击数:36 更新时间:2024-03-05

 
156681
近年来,因涉及民间借贷等债权债务纠纷而引发的“以房抵债”类新型民事诉讼案件不断增多。那么,以房抵债能转化为房屋买卖的要件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以房抵债转化为房屋买卖的要件

1. 以房抵债协议的特征

根据以房抵债协议的主要特征,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债务人将房屋所有权转移给债权人,以替代原合同中约定的金钱给付义务。在法律适用上,由于以房抵债协议属于无名合同,应首先适用或类推适用与之最相类似的合同类型的法律规范。

2. 以房抵债转化为房屋买卖的要件

要使以房抵债转化为房屋买卖具有法律效力,关键在于该协议的有效性。只要房屋买卖合同符合法律规定,在当事人自愿合法的前提下签订的,该房屋买卖合同即具备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1. 附条件的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合同的效力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在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在条件成就时失效。如果当事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该条件视为已成就;如果当事人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该条件视为未成就。

2. 附期限的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合同的效力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在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在期限届满时失效。如果当事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该条件视为已成就;如果当事人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该条件视为未成就。

以房抵债的司法解释

1. 以房抵债的实质

实质上,"以房抵债"属于以物抵债的范畴,也称为代物清偿。以房抵债是一种实践性法律行为,其中房屋未交付,原债务并未消灭。此外,以房抵债的房屋不限于债务人本身,也可以是第三人的房屋。

2. 诉讼时效期间

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否则应根据该条款计算。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延伸阅读
  1. 一、房屋买卖合同的延期规定
  2. 房地产买卖合同的生效时间
  3. 逃避债务的法律后果及相关案例分析
  4. 申诉与其法律意义
  5. 用他人的名字购房会有什么问题

房屋买卖热门知识

  1. 商品房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的要约性及其具体确定标准
  2. 什么是存量房
  3. 买房首付比例的相关政策
  4. 二套房贷认定标准对东莞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5. 商铺转让合同纠纷处理技巧
  6. 商铺转让合同范本
  7. 一、二手房转按揭的法律办法
房屋买卖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