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主物的先占取得制度是什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物权法法律知识

无主物的先占取得制度是什么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5-01-21

 
156520
在现实生活中,除了有助人的物品,还存在着许多的无主物,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先占无主物。那么法律中无主物的先占取得制度是什么?为了方便大家了解与此相关的内容,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进行答疑解惑,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无主物的先占取得制度

无主物是指没有所有人或所有人不明的物,例如抛弃物等。其中,所有人不明的物指的是无法确定所有人,而不是指存在争议的物品。

藏物与遗失物的区别

藏物与遗失物的区别仅在于发现时是否被埋藏于其他物品之中:如果是,则为埋藏物;否则为遗失物。如果遗失物长期埋藏于地下,则为埋藏物;而如果埋藏物露出地面被他人拾得,则为遗失物。

拾得遗失物的归属

根据《物权法》第109条的规定,拾得人不能取得遗失物的所有权,应当将拾得物交还失主或交给公安机关。如果确认拾得物为无主物,根据《物权法》第113条的规定,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六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对于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隐藏物的情况,《物权法》第114条也明确规定应当参照拾得遗失物的规则处理,能够交还给权利人的应当返还给权利人,不能返还的应当送交公安机关。

拾得遗失物的法律效果

我国《物权法》在《民法通则》第79条的基础上对拾得遗失物的规则进行了一些改进,具体规定如下:

返还义务

拾得遗失物的人应当返还给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或者将其送交有关部门。如果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并知道权利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如果不知道权利人,则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

保管义务

在遗失物被送交有关部门之前,拾得人有关部门都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如果因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遗失物毁损或灭失,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费用问题

权利人在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必要费用。如果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那么在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履行承诺义务。

无人认领的归属

如果遗失物在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六个月内无人认领,那么归国家所有。

延伸阅读
  1. 《民法通则》中的物权归属界定
  2. 无主物的含义是什么,无主物如何处理
  3. 按照物权法的规定什么是无主物
  4. 无主物构成要件如何认定
  5. 先占无主物概念在法律上什么

担保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民法典中关于不动产登记资料的保护规定
  2. 借用协议
  3. 工厂不缴纳土地使用税的后果和措施
  4. 《民法典》规定的保证方式有什么
  5. 无主物的先占取得制度是什么
  6. 在我国先占无主物原则是否成立
  7. 按照物权法无主物处置方式是怎样的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