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物权法的规定什么是无主物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物权法法律知识

按照物权法的规定什么是无主物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5-01-10

 
18498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总会听到无主物这个名词,很多人可能顾名思义将其看成所有权不明的物件。但是实践中,我国《物权法》对于无主物是有着明确的规定对的,关于无主物的处理也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那么,按照物权法的规定哪些是无主物?接下来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答。

物权法对无主物的定义和处理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无主物是指没有所有人或者所有人不明的物,如抛弃物等。其中,所有人不明的物指的是无法明确所有人,而不是指讼争之物。

无主物的所有权取得原则

在法律没有特别规定时,对于无主物,按照先占原则取得所有权。然而,在法律有特别规定时,应遵循其规定。例如,根据民法通则第79条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

遗失物的处理

根据《物权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拾得人不能取得遗失物的所有权,而应将拾得物交还失主或者交给公安机关。如果经过招领公告后,遗失物在六个月内无人认领,便归国家所有。

拾得漂流物、埋藏物或者隐藏物的处理

对于拾得的漂流物、埋藏物或者隐藏物,《物权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明确规定应当参照拾得遗失物的规则处理。如果能够找到权利人,应返还给权利人;如果无法找到权利人,则应送交公安机关。

国家对矿藏、水流、海域的所有权

根据《物权法》第46条规定,矿藏、水流、海域属于国家所有。矿藏只能成为国家所有权的客体,不能成为集体所有权和个人所有权的客体。这一规定旨在加强国家对矿产资源的垄断地位,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然而,对于类似小块的矿石、玉石等物,普通个人发现的概率本身较低,发现的绝对数量也有限。因此,确定此类物的无主物地位并不足以对国家重大利益构成威胁。相反,国家适当减少对此类物的所有权范围,确定其无主物地位,反而有助于减少纠纷并降低法律成本。

遗弃物和无主物的处理原则

在面对遗弃物和无主物时,首先需要判断其应属于哪一类。如果涉及到应归属于国家的物质,应自觉上缴给国家,不能私自占有。然而,对于一些普通的物品,处理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只要在不违背法律和道德的情况下,可以自行处理。

延伸阅读
  1. 农村房屋离婚赠与孩子可以吗
  2. 土地承包法修改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设定条件是什么
  4. 什么是担保物权代位性
  5. 拾得遗失物后卖掉犯法吗

担保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补办劳动用工备案和就业登记手续的申请范本是怎么样的
  2. 共同享有用益物权、担保物权时,是否可以适用共有法律规定
  3. 无主物的先占取得制度是什么
  4. 埋藏物物权法文物保护法规定的内容有哪些
  5. 如何办理房产典当,需要提交哪些证件
  6. 质押是否必须进行登记
  7. 哪些权利可以进行质押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房屋代理合同范本
  2. 股权纠纷起诉状范本
  3. 八方购房协议书范本
  4. 个人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