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企业债务法律知识

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02-07

 
144294
借贷关系是我们所属关系中的比较常见的关系,借贷关系建立在借款人以及贷款人之间存在,双方应当按照一定的规定签订相应的合同,并且按照合同中的各项规定进行。下面就由江西律师为大家整理相应的资料,希望对大家又去帮助。

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借贷合同的有效性

在过去的司法实践中,非金融企业之间的资金拆借一般被认为是无效的,相应的借贷合同被法院认定为无效。尽管有一些例外判决,但这些案件数量较少,司法实践中普遍认为企业拆借合同为无效合同,只有个别案件被认定为有效。然而,《最新借贷规定》的出台改变了这种情况。根据该规定第十一条的规定,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为生产、经营需要订立的民间借贷合同,除非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本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的情形,当事人主张民间借贷合同有效时,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一规定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认定企业之间借贷无效的做法,为企业间正常的资金拆借提供了合法保护的空间和依据。然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借贷合同的限制条件

1、企业之间必须是为了生产、经营所需订立借贷合同;2、不得违反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本规定第十四条的规定;3、应当注意企业放贷是自有资金还是非自有资金。如果企业使用自有资金进行借贷,企业对合同标的拥有完全所有权,只要满足自愿、平等、真实的原则,就应该认可合同的有效性。如果是非自有资金借贷,则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同的性质。如果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后又转贷给其他企业以谋取利润,并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应当知道这一情况,或者使用向其他企业借贷或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所得的资金转贷给借款人以谋取利润,并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应当知道这一情况,这类合同应被认定为无效。具体情况可参考《最新借贷规定》第十四条第(一)(二)款。

区分企业是否经常性放贷

尽管《最新借贷规定》允许企业之间为生产、经营所需订立借贷合同,但一般仅限于解决资金困难或偶尔需要。出借企业不能以放贷为业。如果普通企业以放贷为业,具有经常性、经营性、对象不特定等特征,并达到一定程度,则性质就变为未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专门放贷业务,这是不被允许的,相应合同应被认定为无效。然而,如何界定这一程度,仍需根据司法实践中各地区、各级法院的态度来决定。在XXX主编的《最高人民法院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一书中,编者认为,对于如何认定企业是否从事经常性放贷业务,不宜做出“一刀切”的规定,而是应结合企业的注册资本、流动资金、借贷数额、一年内借贷次数、借贷利息等约定、借贷收益占企业收入比例、出借人与借款人的关系等因素,通过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来综合认定企业是否构成经常性放贷业务。
延伸阅读
  1. 民法典规定企业之间是否可以互相拆借资金
  2. 民间借贷属于什么部门管辖
  3. 企业之间的借贷是否合法
  4. 哪些借贷合同是违法的
  5. 无效合同诉讼时效的一些争议问题

债的种类热门知识

  1. 互联网支付的洗钱风险与法律防范
  2. 简单之债与选择之债的区别
  3. 企业贷款股东的责任
  4. 案情简介
  5. 案情介绍:买方以货物质量瑕疵为由拒付货款
  6. 大学生校园贷是否会上征信?
  7.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解决涉行政机关为被执行人案件问题的通知
债的种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