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不作为新规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程序法律知识

行政不作为新规定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5-01-28

 
133030

行政不作为新规定的内容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1款第4项、第5项、第6项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以下三类行为提起的诉讼案件被认定为行政不作为案件:

1. 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的行为。

例如,高谷镇大青村四组诉彭水县国土局不处理土地纠纷一案。

2. 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的行为。

例如,马康容诉彭水县国土局不颁发建房许可证一案。

3. 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行为。

这些行为的诉讼案件被纳入行政不作为案件的范畴。

自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行政不作为诉讼已经被作为一种独立的诉讼形态并入诉讼家族。行政不作为的起诉、受理、裁判都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将行政不作为纳入司法审查范围,并以行政诉讼的方式实现对行政不作为违法责任的追究,是行政审判工作的重大发展。

行政不作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通过对近几年来审理的行政不作为案件的分析,行政不作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

1. 对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不予受理或受理不予答复。

例如,高谷镇大青村四组诉彭水县国土局不处理土地纠纷一案。

2. 对受害人请求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申请或行政主体自己发现的需要立即实施救助义务的情形视而不见,置若罔闻,拖延履行行政义务。

3. 在接到行政相对人的许可申请、求助申请或依职权发现相对人需要立即实施救助义务的情形后,借故摆脱,无正当理由在法定的或合理的期限内拖延履行行政义务。

例如,马康容诉彭水县国土局不颁发建房许可证一案。

4. 不履行行政合同中约定的行政义务。

例如,张丹等五人诉彭水县人事局、县计生委不履行人事行政合同一案。

5. 不履行基于行政主体的自身行为所派生的行政义务。

例如,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被确认违法后,赔偿请求人向行政主体请法语行政赔偿,行政主体不予答复的行为。

延伸阅读
  1. 房屋征收决定到底应该由哪级法院管辖
  2. 房屋征收拆迁中的举证
  3. 电子商务纠纷的司法管辖
  4.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冲突分为哪些类型及其依据是什么
  5. 违建遭强拆怎么维权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当事人提出陈述申辩后行政部门如何处理
  2. 民告官的有效方法
  3. 治安调解影响政审吗
  4. 行政诉讼法院不受理怎么办
  5.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通释(下)
  6. 诉前保全和诉讼中保全措施的具体作用
  7. 管辖权异议审理实体吗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3. 仿冒注册商标纠纷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拆迁补偿不合理处理方法
  6. 房屋征收流程
  7.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热门合同下载

  1. 环保设备销售合同范本
  2. 网络独家销售合同范本
  3. 行政附带民事起诉状范本
  4. 行政答辩状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