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政不作为和渎职的区别是什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程序法律知识

公务员行政不作为和渎职的区别是什么

点击数:73 更新时间:2024-02-16

 
133024

公务员行政不作为与渎职的区别

行政不作为与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联系与区别

行政不作为与不履行法定职责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两者并非完全相同的概念。行政不作为所包含的范围要比不履行法定职责更广泛。

首先,行政义务的外延远大于法定义务的外延。行政诉讼法规定,当行政主体不履行法定职责时,行政相对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其次,不履行法定职责既包括行政主体在程序上的不作为,也包括实体处理上的不作为。程序上的不作为指的是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申请保护人身权或财产权的法定职责不予理睬或拖延履行。实体上的不履行法定职责指的是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认为符合条件的申请明示拒绝的行为,以及行政主体在接到行政相对人的求助申请或依职权发现行政相对人需要立即获得救助的情形后,不实施救助义务或借故拖延实施救助义务的行为。

然而,行政不作为不包含行政主体明示拒绝的行为,因为明示拒绝体现在行政程序上,行政主体已经履行了受理、审查、答复等一系列行政程序。行政不作为表现为行政主体的消极状态,它并不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任何影响,仅仅维持了现有状态。与之相反,明示拒绝行为由于行政主体做出了拒绝的答复,会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不利的影响。明示拒绝行为从实体上否定了行政相对人从事某一特定职业、生产某种产品、注册开办某一企业的资格,因此应被视为行政作为行为。

渎职罪的定义和目的

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刑法规定渎职罪的目的在于保护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以及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

为了从严惩处渎职犯罪,2013年1月初,《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发布,明确规定当渎职行为导致致死1人以上时,应定罪。

延伸阅读
  1. 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2. 对哪些行政不作为可以提升诉讼
  3. 劳动仲裁能否免除劳动行政处罚
  4. 海南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解读
  5. 何为行政不作为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公安机关不作为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2. 拓展行政诉讼法律适用
  3. 行政处罚适用的对象是谁?
  4. 听证程序及相关规定
  5. 法律咨询:《行政诉讼法》规定可以起诉的行政强制措施有哪两类
  6. 行政诉讼管辖的法律特征
  7. 行政诉讼改革:异被告地管辖的必要性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