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仲裁书认定事实证据的原则是怎样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受案范围法律知识

行政机关仲裁书认定事实证据的原则是怎样的

点击数:50 更新时间:2024-06-28

 
132669

行政机关仲裁书认定事实证据的原则

全面、客观审核证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四条,行政机关在认定事实证据时,应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审判人员应依据法律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独立判断证据的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并公开说明判断的理由和结果。

客观事实与证据的关系

“以事实为根据”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然而,客观事实在实际办案中往往难以完全实现,它只能是一个办案的理想目标。就像一个打碎的花瓶,案件事实就是散落在地上的碎片,即使找到了所有碎片,也难以完全重构成原来的花瓶。因此,在刑事办案中,我们只能以证据事实为依据。

间接证据的特点

间接证据是指不能单独、直接证明待证事实的证据,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才能进行证明。间接证据具有以下特点:1. 多样性:一个案件中的间接证据通常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等多种类型的法定证据,或者同一类型的法定证据数量众多。2. 部分性:单个间接证据通常只能证明待证事实的部分内容,需要与其他事实有机联系起来才能起到完整的证明作用。3. 瑕疵性:单个间接证据在证明力上往往存在瑕疵,需要其他证据来弥补其证明力的不足。4. 综合性:利用间接证据认定案件事实需要审判人员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独立审查、综合判断形式上相互独立但实质上密切关联的间接证据,分析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后方可作出定案。
延伸阅读
  1.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内容
  2. 公证的法律效力及其作用
  3. 格式仲裁裁决书
  4. 未经质证的证据是否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5.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案件管辖确定方法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行政拘留暂缓执行的条件及程序
  2. 行政诉讼的定义和作用
  3. 听证适用范围
  4. 行政处罚的法律救济措施
  5. 法律咨询:合法的行政行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6. 行政复议的申请条件和程序
  7. 行政诉讼证据中的书证是否可以单独作为定案依据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