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读行政诉讼质证规则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证据法律知识

详细解读行政诉讼质证规则

点击数:37 更新时间:2024-07-24

 
132656

质证规则

证据交换与展示规则

1. 在案情复杂或证据数量较多的案件中,法院可要求当事人在开庭前向对方出示或交换证据,并将交换情况记录在卷中。

2.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其他法律规定的保密证据,在开庭时不得公开质证。

3. 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由申请人在庭审中出示并质证。法院调取的证据由法庭出示,并可说明调取情况并听取当事人意见。

4. 对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进行质证时,当事人应出示原件或原物。但在以下情况下可以出示复制件或复制品:出示原件或原物有困难且经法庭准许,或原件或原物已不存在,可以出示复制件、复制品或其他与原件、原物一致的证据。视听资料应当当庭播放或显示,并由当事人质证。

质证内容与方式规则

1. 当事人应围绕证据的关联性、合法性和真实性,质证证据的证明效力。

2. 经法庭准许,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以相互发问证据问题,也可向证人、鉴定人或勘验人发问。发问内容应与案件事实有关,不得使用引诱、威胁、侮辱等方式。

3. 凡是知道案件事实的人都有出庭作证的义务。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证。法院可根据申请或职权对证人能否正确表达意志进行审查或交由相关部门鉴定。当事人对证人证言无异议,或证人因年迈体弱、行动不便、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可抗力或意外事件无法出庭时,经法院准许,当事人可提交书面证言。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并经法院许可。法院准许证人出庭作证时应在开庭审理前通知证人。法庭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准许以及是否延期审理当事人要求证人出庭作证的请求。证人出庭作证时应出示身份证件。法庭应告知证人诚实作证的法律义务和作伪证的法律责任。出庭作证的证人不得旁听案件审理。法庭询问证人时,其他证人不得在场,但组织证人对质除外。

延伸阅读
  1. 行政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提出新请求怎么办
  2. 行政诉讼法院收到被告提交的证据需要交给原告吗
  3. 民事诉讼证据的举证时限
  4. 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
  5. 行政诉讼证据质证的规则有哪些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公安机关不作为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2. 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标准
  3. 开办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的条件
  4. 听证程序及相关规定
  5. 行政诉讼管辖的法律特征
  6. 行政诉讼改革:异被告地管辖的必要性
  7. 行政诉讼的证据性质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