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分担规则(1)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证据法律知识

浅谈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分担规则(1)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7-08

 
132647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担规则的概念及含义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担规则是行政诉讼证据规则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诉讼程序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为证明其主张所承担的提出证据的责任和说服责任。在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应当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否则将承担败诉风险及不利后果。

一、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概念及其含义

举证责任最早出现在罗马法中,并已成为各国诉讼法中的重要法律制度。不同法系对举证责任的定义有所差异。英美法系的学者认为举证责任包含提供证据的责任和说服责任,即提出的证据及其证明力度是否能够支持诉讼主张。其他法系的学者认为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包括提供证据的责任和结果责任,即当事人必须承担对自己不利的后果。

我国《行政诉讼法》首次使用了举证责任这一概念,指明了在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应当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否则将承担败诉风险及不利后果的制度。我国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担规则是一种将举证与诉讼后果直接联系起来的制度。

二、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担规则的基础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担的基础是公平原则和当事人提供证据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公平原则要求举证责任在原告、被告之间的分担应当符合各自的能力要求,符合权利义务要求,并给予弱者一定的保护。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举证责任的分担规则是“被告对其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举证责任”,原告负一定的举证责任。这一规定有其理论基础,但过于原则。随着行政诉讼争议的增多,法院和诉讼当事人缺少一些理性的、清晰的、可供司法操作的举证责任分担规则。

三、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担规则的价值基础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担规则的价值基础在于保障当事人的权益和实现诉讼目的。当出现有悖于举证责任分担规则的情况时,当事人之间的举证责任可以转移分担,法院可以以职权主义来适当干涉。这种价值衡量在举证责任分担中的运用可以进一步完善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分担规则。

结论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担规则是行政诉讼证据规则的重要内容,也是诉讼程序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分担规则应当根据公平原则和当事人提供证据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来确定。我国的分担规则有其理论基础,但在实践中仍有不完善之处。进一步完善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分担规则,可以更好地保障当事人的权益和实现诉讼目的。

关键词:举证责任、分担规则、目的、价值

延伸阅读
  1. 房屋征收拆迁中的举证
  2. 被告负举证责任的原因
  3. 行政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具体内容
  4. 行政诉讼补充证据是什么意思
  5. 举证规则有哪些法律规定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本国人犯罪会被驱逐出境吗
  2. 民告官的有效方法
  3. 治安调解影响政审吗
  4. 行政诉讼法院不受理怎么办
  5.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通释(下)
  6. 诉前保全和诉讼中保全措施的具体作用
  7. 管辖权异议审理实体吗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