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的非法证据排除中原告可以申请吗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证据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的非法证据排除中原告可以申请吗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11-23

 
132502

行政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

原告和被告的申请权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的非法证据排除权不仅仅属于原告一方,被告也有权利提出申请。此外,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也可以主动排除非法证据。

行政诉讼非法证据的定义

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是指行政诉讼主体提供给法院的证据材料,用于证明行政程序合法性和相关案件事实,但其中包含违法成分,不能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在我国诉讼法学界,诉讼证据的合法性是指证据具备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三个基本特征之一。行政诉讼证据也适用这一原则。

行政诉讼证据的合法性标准

最高法院的《若干规定》明确了行政诉讼证据的合法性标准,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衡量:证据的形式合法性、取得程序或方法的合法性,以及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要件的证据才被认定为合法证据。根据该规定,任何不符合上述要件之一的证据都被视为非法证据。

行政诉讼非法证据的范围和灵活性

《若干规定》第57条列举了九种明确的非法证据,而第58条将其他不在九种范围内的非法证据定义为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并且在考量标准上确定为严重违法的证据。这表明我国对行政诉讼非法证据的定义进行了缩小解释,并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然而,这也为法官在司法过程中的主观考量和自由心证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因此,行政诉讼非法证据可以理解为违反法定程序、法定形式或其他保护他人合法权益的法律规定而不能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

非法证据的排除原则

排除非法证据的目的和来源

非法证据的排除原则源自英美法系,在案件事实具有关联性的证据中,基于人权保障或其他政策考虑,或为了防止不可靠的证人和误导性证言对案件裁判产生影响,明确规定将其排除。非法证据的排除原则也源自英美法系国家通用的两种证明标准之一,即排除合理怀疑标准。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重要性

尽管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但在诉讼程序中具有重要作用。它限制了行政被告方的取证权利,防止滥用公权力进行非法取证,规范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基本权利。根据该原则,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法院不得以非法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实和裁判的根据。
延伸阅读
  1. 怎样排除无效的行政诉讼证据
  2. 行政诉讼的非法证据排除是如何发生的
  3. 行政诉讼的非法证据排除需要申请吗
  4. 行政诉讼的非法证据排除是什么意思
  5. 行政诉讼法的证据排除规则是怎样的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本国人犯罪会被驱逐出境吗
  2. 民告官的有效方法
  3. 治安调解影响政审吗
  4. 行政诉讼法院不受理怎么办
  5.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通释(下)
  6. 诉前保全和诉讼中保全措施的具体作用
  7. 管辖权异议审理实体吗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