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证据的合法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证据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证据的合法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10-11

 
132461

行政诉讼证据的合法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人民检察院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的证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时,有责任证明其合法性。如果现有的证据材料无法证明证据收集的合法性,人民检察院可以请求人民法院通知相关侦查人员或其他人员出庭说明情况。人民法院也有权通知相关侦查人员或其他人员出庭说明情况,而这些人员也可以要求出庭说明情况。被通知的相关人员应当按照法院的要求出庭。

二、对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排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经过法庭审理后,如果确认存在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情况,或者无法排除存在这种情况,相关证据应予以排除。

三、对证人证言的审查和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的质证,并且经查实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如果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情况,应依法进行处理。

行政诉讼证据的法定种类

一、书证

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案等所记载的内容表达的与案件事实有关的人的思维或行为的书面材料。行政机关的文件、文书、函件、处理决定等都属于书证。作为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的规范性文件,书证是行政机关在诉讼中必须提交的证据之一。

二、物证

物证是指以物品、痕迹等客观物质实体的外形、性状、质地、规格等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肇事交通工具、现场留下的物品和痕迹等都属于物证。

三、视听资料

视听资料是指以录音、录像、扫描等技术手段,将声音、图像及数据等转化为各种记录载体上的物理信号,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音像磁带、计算机数据信息等都属于视听资料。

四、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是指直接或间接了解案件情况的证人向法院所作的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陈述。一般情况下,证人应当出庭陈述证言,但如果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经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精神病人、未成年人作证应与其心理健康程度、心智成熟程度相适应。

五、当事人陈述

当事人陈述是指本案当事人在诉讼中就案件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和承认。

六、鉴定结论

鉴定结论是指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鉴定人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就与案件有关的专门问题所作的技术性结论。根据鉴定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医学鉴定、文书鉴定、技术鉴定、会计鉴定、化学鉴定、物理鉴定等。

七、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勘验笔录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或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对与行政案件有关的现场或物品进行勘察、检验、测量、绘图、拍照等所作的记录。现场笔录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对与行政案件有关的现场情况及其处理所做的书面记录。

行政诉讼证据的特征

一、证明对象主要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行政诉讼的证明活动的中心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行政诉讼的证据制度,尤其是证明责任制度,都是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为基本出发点规定的。证明对象直接反映了司法诉讼的中心任务。行政诉讼的中心任务是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因此主要的证明任务是证明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查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事实,并对具体行政行为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

二、证据须经法庭查证

人民法院作出合法有效裁决的前提是对证据的查证属实。当事人将行政诉讼证据提交法院,但这些证据在法律上无预决力,必须经法院查证属实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证据必须具备合法性、客观性和关联性这三个特征才能被法院认定为定案的依据。证据必须经过法庭的查证,才能确定其真实性和准确性。行政诉讼证据的这三个特征实际上涵盖了行政法和诉讼法两个方面的特征。行政诉讼证明责任制度的建构必须体现行政诉讼证据的特征。

三、证据的来源特定

行政诉讼的证据主要来自行政程序,且主要由被诉行政主体提供。在实施具体行政行为过程中,行政主体应当在充分、全面掌握证据、查明事实真相的基础上,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行政主体必须遵循先取证、后裁决的规则。在注重程序和实体同等重要的今天,这已成为行政法治的内在要求。因此,行政主体应在作出裁决之前获得证据,并如实向法院提供。原告在诉讼程序上有权就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对被告的证据进行反驳,但由于其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相对人地位,难以从行政主体获得证据。因此,行政诉讼的证据主要由被告行政主体在法定期限内提供给法院,并且这些证据必须来自于行政程序("行政案卷排除规则")。行政诉讼证据的来源特定性与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证据来源有所区别。
延伸阅读
  1. 商品侵权怎样处理
  2. 刑事诉讼法举证责任的规定是什么
  3. 关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实施规定
  4. 听证程序及相关规定
  5. 行政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提出新请求怎么办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公安机关不作为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2. 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标准
  3. 开办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的条件
  4. 行政处罚适用的对象是谁?
  5. 行政诉讼管辖的法律特征
  6. 行政诉讼改革:异被告地管辖的必要性
  7. 行政诉讼的证据性质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