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人身份和代理人身份混同后的影响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证据法律知识

证人身份和代理人身份混同后的影响有哪些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07-28

 
132384
案情

运输合同纠纷中证人和代理人身份的影响

分歧观点

对于运输合同纠纷中证人和代理人身份的影响,存在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证人和代理人身份混同后,其先前证言的证明力不受影响。根据这种观点,李某作为张某的证人在第一次开庭时出庭作证,而在第二次开庭时以代理人身份参加庭审。因此,在第一次开庭时,李某还没有代理人身份,与张某之间也没有任何利害关系。因此,李某作为证人的证言不会因为其后的身份变化而受到影响。

第二种观点认为,证人和代理人身份混同后,其先前证言的证明力会降低。根据这种观点,李某在第一次开庭时以证人身份出庭,而在第二次开庭时作为代理人出庭,这表明李某和张某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可以推定二者之间存在利害关系。这种关系足以降低证人证言的价值,使李某的证人证言从无利害关系的证言变为有利害关系的证言。

评析

笔者支持第二种观点。理由是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通常存在着某种信赖关系,特别是在特别授权代理的情况下,代理人具有和当事人同等的诉讼和实体权利。因此,代理人作为证人时,应当认定证人和当事人之间存在某种特殊关系。在本案中,李某先作为证人后成为代理人,在履行证人义务时,并没有代理人的资格。然而,李某后来成为代理人,表明张某对李某有信任,而且李某和张某之间具有立场的一致性。我们认为,信赖关系和立场的一致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两次开庭之间的时间很短,从生活经验可以得知,李某从证人变为代理人,说明李某和张某之间存在利害关系,除非张某能够提出反证。

根据我国《民诉证据规定》第77条的规定,证人提供对与其具有某种特殊关系的当事人有利的证言,其证明力一般较低。虽然一般情况下不能因为有利害关系而影响证人作证的资格,但是如果证人提供的证言有利于一方当事人,并且该方当事人与证人之间存在利害关系,根据经验和常理判断,通常认为这种证言存在瑕疵。根据我国《民诉证据规定》第69条的规定,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提供的证言需要其他证据进行佐证。这里的利害关系既包括“利”的关系,如亲属关系、朋友关系、乡邻关系等,也包括“害”的关系,如仇敌关系、竞争关系等。

因此,根据上述分析,李某的证言由于与张某存在利害关系而降低了其证明力,因此需要补强其他证据。

延伸阅读
  1. 婚前房屋是否算作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解析
  2. 一、申请事故伤残评定的程序
  3. 房地产转让所需提交的法律文件清单
  4. 农村房屋如何继承转让,需要哪些信息
  5. 用房子抵押贷款需要什么证件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刑事诉讼的法律主体
  2. 全面、系统地进行认证
  3. 行政起诉状的合义、功能
  4.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5. 行政机关处理自由裁量案件的调解程序及原则
  6. 我国《行政诉讼法》对各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规定如下:
  7. 行政诉讼的管辖范围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