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3-22
行政诉讼管辖是指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职权分工,是一项关于划分人民法院之间职权范围的制度。根据不同的标准,行政诉讼的管辖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行政诉讼的管辖可以根据是否由法律直接规定为标准,分为法定管辖和裁定管辖。
法定管辖是指法律明确规定行政案件由哪一个法院行使管辖权。在法定管辖中,根据法院对行政案件的纵横管辖关系不同,又可以分为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裁定管辖是指由法院作出裁定或决定,以确定具体案件的管辖权。根据管辖的决定方式不同,裁定管辖又可以分为指定管辖、移送管辖和管辖权的转移。
行政诉讼关于管辖的确定,应当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1. 便利诉讼原则:为了方便审判和执行,行政诉讼的管辖应当尽可能简便。
2. 便于公正审理原则:行政诉讼的管辖应当有利于公正审理案件,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 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行政诉讼的管辖应当既遵循一定的原则,又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案件的特点和需要。
行政诉讼管辖异议,又称行政诉讼管辖权异议,是指当事人认为受诉人民法院对该行政案件无管辖权,而向受诉人民法院提出的不服该法院管辖的意见或主张。
《行政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1999年5月颁布)均未对管辖异议制度作出规定。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一般适用《民事诉讼法》第38条有关管辖异议的规定来处理管辖异议问题。
直至2000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解释》中才对管辖异议作出了补充规定,确立了行政诉讼管辖异议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