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买卖(现售)合同公证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公证法 > 公证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房产买卖(现售)合同公证

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4-02-23

 
132074

房屋买卖合同公证的意义和程序

房屋买卖合同公证是指公证机构依照法定程序对房产买卖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证明的活动。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对房屋买卖合同进行公证,以增加其证据力和法律效力。

所需资料

办理房产买卖合同公证时,需要提交一系列证明资料,具体如下:

1. 转让方、受让方为自然人:有效身份证明。如果委托他人办理,还需要提供经公证机构证明的授权委托书。

2. 转让方、受让方为中国内地法人:公司的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如果法定代表人授权他人办理,需要提供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身份证。

3. 转让方、受让方为境外法人:根据不同情况,需要提供不同的材料。如果是香港公司,需由中国司法部委托的香港律师(公证人)办理公证,并经中国法律服务(香港)有限公司办理转递。如果是澳门公司,需由中国法律服务(澳门)公司办理公证。如果是台湾公司,需由台湾地区公证人办理公证,并经由台湾海基会寄送。如果是外国公司,需经当地国家公证人公证,并经中国驻该国大使馆或领事馆办理认证。

4. 房地产权证书。

5. 房产信息单。

6. 房地产买卖合同。

7. 公证员根据具体情况要求提供的其他证明资料。

房屋买卖合同是否需要公证

房屋买卖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用于转移房屋所有权并支付价款的合同。只要满足双方主体适格、双方意思表示真实一致,并且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利益,该合同即被认为是有效的。

公证是一种证明活动,公证机构根据申请人的请求,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证明。对于必须经过公证才能生效的法律行为,只有经过公证后才具有法律效力。然而,并不是所有法律行为都需要通过公证才能生效。房屋买卖合同属于不需要公证即可生效的法律行为,但经过公证后,合同具有更强的证据力。

延伸阅读
  1. 房屋买卖合同抵押银行能否过户
  2. 逃避债务的法律后果及相关案例分析
  3. 申诉与其法律意义
  4. 违法建筑买卖合同是否受理问题的探讨
  5. 房屋买卖纠纷判决书是什么

公证法热门知识

  1. 公证处的介绍
  2. 全权委托公证的法律效力
  3. 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的概念和特征
  4. 最新房屋强制执行公证效力的法律意义
  5. 公证债权文书的强制执行问题
  6. 移动公证:电子证据的法律作用和功能
  7. 买房公证的法律效力
公证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中介代理协议范本
  2. 公司房屋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3. 公司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