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公证法 > 公证机构法律知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7-30

 
390246

第一条 公证机构作为被告的侵权责任纠纷案件受理

当事人或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根据公证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民事赔偿的,应以公证机构为被告,人民法院应作为侵权责任纠纷案件受理。

第二条 公证书变更、撤销或确认无效的受理

当事人或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起诉请求变更、撤销公证书或确认公证书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告知其依照公证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可以向出具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

第三条 公证书争议的民事诉讼

当事人或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对公证书所公证的民事权利义务有争议的,可以依照公证法第四十条规定就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当事人或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对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的民事权利义务有争议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依法不予受理。但是,公证债权文书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除外。

第四条 公证机构的过错认定

当事人或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提供证据证明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在公证活动中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公证机构有过错:

  1. 为不真实、不合法的事项出具公证书;
  2. 毁损、篡改公证书或公证档案;
  3. 泄露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
  4. 违反公证程序、办证规则以及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制定的行业规范出具公证书;
  5. 公证机构在公证过程中未尽到充分的审查、核实义务,致使公证书错误或不真实;
  6. 对存在错误的公证书,经当事人或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申请仍不予纠正或补正;
  7. 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强制性规定的情形。

第五条 虚假证明材料的赔偿责任

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申请公证致使公证书错误造成他人损失的,当事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公证机构依法尽到审查、核实义务的,不承担赔偿责任;未依法尽到审查、核实义务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明知公证证明的材料虚假或与当事人恶意串通的,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六条 自行使用不真实、不合法公证书的责任

当事人或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明知公证机构所出具的公证书不真实、不合法而仍然使用造成自己损失,请求公证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七条 适用范围

本规定施行后,涉及公证活动的民事案件尚未终审的,适用本规定;本规定施行前已经终审,当事人申请再审或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不适用本规定。

延伸阅读
  1. 把人打成轻微伤怎么判刑和赔偿
  2. 酒驾车祸坐牢吗
  3. 刑事诉讼中止审理的裁定程序
  4. 最高法发布司法责任制完善意见
  5. 刑事案件二审审理期限的规定

公证法热门知识

  1. 公证处调档的法律效力及申办须知
  2. 公证委托事项及要求
  3. 公证房产的法律效力
  4. 公证的法律效力时间是多久?
  5. 公证的法律效力及其价值
  6. 办理赋予债权文书的强制执行效力可以免除经济纠纷
  7. 关于民间抵押借贷合同强制执行效力公证问题的讨论
公证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3. 集体合同的效力
  4.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5. 房屋相邻关系
  6. 一房数卖,谁才是房屋主人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