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7-01
原告李*A和陈*B起诉被告陈*强,涉及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本案于2015年2月16日立案受理,经过庭外和解两个半月后,于2015年5月14日公开开庭审理。经过两次庭审,二原告委托代理人陈*C、被告及其委托代理人章*虎均到庭参加诉讼。现案件已审理终结。
原告称,原、被告及案外人张某于2015年2月9日签订了一份《房屋抵押借款合同》,约定被告借款750000元,并以二原告的房产作为抵押物。合同签订后,被告以办理抵押物登记为由,诱使二原告将办理房屋登记的事项委托给李XX办理。次日,李XX擅自与被告签订了一份《房产买卖契约》,将房产以980000元的价格出售给了被告。在被告未支付购房款的情况下,李XX与被告前往海宁市房地产管理处办理了房产的所有权转让登记手续。二原告发现后向海宁市房地产管理处提出异议。二原告认为,被告未履行付款义务,构成根本违约。因此,二原告请求解除房产买卖契约,返还房产并协助办理登记手续。
被告辩称,房屋买卖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依法有效,并且房屋所有权也已转移给被告。被告认为原告无权要求解除合同,并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原告提供了房产买卖契约复印件、房屋所有权证复印件、录音光盘、文字整理材料、通话详情单、房屋抵押借款合同复印件等证据。被告提供了浙江省温岭市公证处出具的公证书复印件、58同城网网页截图、地方税(费)缴款单、中国XX银行持卡人存根、中国XX银行刷卡单据、发票、个人贷款还款凭证、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往来款票据、银联生活签购单等证据。
经过审查,法院认定了原告提供的房产买卖契约复印件和房屋所有权证复印件的真实性,并认定了被告提供的浙江省温岭市公证处出具的公证书复印件和58同城网网页截图的真实性。对于其他证据,法院根据其关联性和真实性进行了认定。
根据证据和当事人的陈述,法院认定了以下事实:原告李*A和陈*B系夫妻关系。2015年2月9日,二原告在浙江省温岭市公证处办理了一份委托书,委托受托人李-杰代为办理与被告的房屋买卖事项。2015年2月10日,李-杰以二原告委托代理人的身份,与被告签订了一份房产买卖契约,约定房产成交价为980000元,款项于2015年2月10日一次性付清。合同签订当日,李-杰与被告到海宁市房地产管理处办证中心办理了房产过户手续并缴纳了部分费用。被告未按约定全额支付购房款,原告亦未按约定交付房产。
根据法律规定,原告无权单方解除房屋买卖合同。因此,法院驳回了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同时,原告需要支付案件受理费和保全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