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务员回避的特点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相关 > 公务员法法律知识

我国公务员回避的特点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8-09

 
131208

回避制度的概述

所谓回避制度,是一种旨在确保有权机关公正、严格执法的法律制度。当相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与所处理的行政事务存在一定利害关系时,根据法律规定的范围和程序,他们应当回避。回避制度主要包括职务回避、公务回避和地域回避三个方面。

一、职务回避

职务回避是指公务员之间存在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情况。根据相关规定,这些公务员不能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也不能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

二、地域回避

地域回避是指公务员不得在自己成长地担任一定级别的领导职务,包括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职务。然而,自治县县长应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而民族乡的乡长则由建立民族乡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

三、公务回避

公务回避是指在执行公务时,涉及与公务员本人有利害关系的情况,包括与公务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情况,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情形。2005年,《公务员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和公务回避作出了比较系统的规定。随后,2006年8月,《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发布,明确规定了领导干部任职回避的适用情形和操作程序。2011年12月,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了《公务员回避规定(试行)》,明确规定了公务员回避的范围包括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和公务回避。这些法律法规不同程度地规定了有关公务员回避的措施,为推动我国公务员秉公执法,保持公务员队伍的公正廉洁,切实维护公共利益,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延伸阅读
  1. 公务员回避含义
  2. 公务员回避关系是怎样的
  3. 不属于行政复议中一并审查范围的有哪些?
  4.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申请回避
  5. 公务员如何申诉回避

行政相关热门知识

  1. 公务员能否成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
  2. 处分解除和撤销的区别
  3. 父亲欠债影响子女考公务员吗
  4. 应怎样签订采购合同
  5. 政府采购
  6. 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检查是什么
  7. 政府采购需要保留收据吗
行政相关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