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程序之履约验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相关 > 政府采购法律知识

政府采购程序之履约验收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5-07-26

 
424311

立法目的

政府采购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了政府采购项目应当组织履约验收工作的目的。

履约验收是对供应商履行合同情况进行检查和审核的过程,也是检验采购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做好验收工作,可以评估供应商的履约能力和信誉,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以保护采购人的合法权益。然而,在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重供应商的确定和购买行为、轻履约验收的现象。尽管采购人在合同订立前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没有重视验收环节,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或履约结果不符合合同规定的情况时有发生,给采购人造成一定损失,更严重的是损害了公共利益。因此,政府采购法要求加强采购人的验收意识,以保证采购质量。

本法规定的含义

政府采购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了履约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组织好验收工作。

采购人应指定验收人员,并全权负责验收签字工作。如果采购人委托采购代理机构承办采购事务,采购代理机构应根据委托代理协议的规定,代理采购人组织验收。

2. 大型或复杂的采购项目应请专业机构参加验收。

根据采购项目的具体情况和验收能力,采购人应开展验收工作。通常情况下,大型或复杂的采购项目对验收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为了增强验收能力,采购人应邀请经过国家认可的专业检测机构参加验收。各行各业都有这类机构,例如建设部门认定的工程管理机构、国家质量检测部门认定的检测机构等。根据本法规定,即使请专业检测机构参加验收,验收方仍然是采购人或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

3. 验收方的权利与义务。

验收方负责对供应商的履约进行验收,并在验收书上如实记录验收情况,并亲笔签字。验收方要对自己的验收意见负责,如果验收意见与事实不符,损害了采购人或供应商的合法权益,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执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验收是政府采购程序中的重要环节,是保证采购质量的有效措施。采购人应高度重视,依法组织验收工作。参与验收的人员应客观公正地提出验收意见,不得进行假验收,否则将受到法律制裁。供应商应按照合同约定履约,如果发现以劣充优、偷工减料等行为,同样会受到应有的处罚。情节严重的供应商还可能被列入不良供应商名单。

延伸阅读
  1. 政府采购制度的重要性和内容
  2. 政府采购合同备案管理制度
  3. 政府采购中的行政复议制度
  4. 政府采购制度及其特点
  5. 政府采购合同违约责任该如何界定

行政相关热门知识

  1. 政府采购程序之履约验收
  2. 产品供应合同
  3. 采购人规避公开招标的法律限制
  4. 建立供应商管理动态评估体系,规范招投标活动
  5. 政府采购
  6. 政府采购特征有哪些
  7. 政府采购程序是怎样的
行政相关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