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报告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法法规法律知识

内部审计报告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点击数:35 更新时间:2024-09-21

 
12757
内部审计报告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计划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就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出具的书面文件。那么其包含哪些要素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内部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

1. 标题

内部审计报告的标题应包括被审计单位的名称、审计事项的类别、审计期间等基本信息。

2. 收件人

内部审计报告的收件人应为与审计项目有管理和监督责任的机构或个人,包括:

  1. 被审计单位的适当管理层
  2. 董事会或其下设的审计委员会或组织中的主要负责人
  3. 组织的最高管理当局
  4. 上级主管部门的机构或人员
  5. 其他相关人员

3. 正文

内部审计报告的正文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审计概况
  2. 审计依据
  3. 审计发现
  4. 审计结论
  5. 审计建议
  6. 其他方面

4. 附件

内部审计报告的附件是对审计报告正文进行补充说明的文字和数字材料,包括:

  1. 相关问题的计算及分析性复核审计过程
  2. 审计发现问题的详细说明
  3. 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责任人的反馈意见
  4. 记录审计人员修改意见、明确审计责任、体现审计报告版本的审计清单
  5. 需要提供解释和说明的其他内容

5. 签章

内部审计报告应由主管的内部审计机构盖章,并由以下人员签字:

  1. 审计机构负责人
  2. 审计项目负责人
  3. 其他经授权的人员

6. 报告日期

审计报告日期一般采用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批准送出日作为报告日期。在以下情况下使用相关日期:

  1. 因采纳组织主管负责人的某些修改意见时
  2. 内部审计人员在本机构负责人审批之后又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新的重大问题时
  3. 内部审计报告存在重要疏忽时
  4. 其他情况

7. 其他

除上述要素外,内部审计报告还应包括其他必要的信息和内容。

延伸阅读
  1. 内部审计报告应该怎么写
  2. 检查企业债务重组的方式有哪些
  3. 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
  4. 目前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5. 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原则是什么

审计法热门知识

  1. 特殊情况下停止审计:决策的执行
  2. 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时应当按照哪些规定办理
  3. 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会受到什么处罚
  4. 现金流量指的是什么
  5.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内容
  6.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7. 财务报表审计流程和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审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