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报告应该怎么写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法律知识

内部审计报告应该怎么写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5-01-14

 
12582
内部审计报告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计划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就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出具的书面文件。内部审计报告由以下基本要素构成:

内部审计报告的格式和要素

1. 标题

包括内容:- 被审计单位名称- 审计事项(类别)- 审计期间- 其他

2. 收件人

内部审计报告的收件人应当是与审计项目有管理和监督责任的机构或个人。包括:- 被审计单位适当管理层- 董事会或其下设的审计委员会或者组织中的主要负责人- 组织最高管理当局- 上级主管部门的机构或人员- 其他相关人员

3. 正文

包括以下内容:- 审计概况- 审计依据- 审计发现- 审计结论- 审计建议- 其他方面

4. 附件

内部审计报告的附件是对审计报告正文进行补充说明的文字和数字材料。包括:- 相关问题的计算及分析性复核审计过程- 审计发现问题的详细说明- 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责任人的反馈意见- 记录审计人员修改意见、明确审计责任、体现审计报告版本的审计清单- 需要提供解释和说明的其他内容

5. 签章

内部审计报告应当由主管的内部审计机构盖章,并由以下人员签字:- 审计机构负责人- 审计项目负责人- 其他经授权的人员

6. 报告日期

审计报告日期一般采用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批准送出日作为报告日期。以下情况下使用相关的日期:- 因采纳组织主管负责人的某些修改意见时- 内部审计人员在本机构负责人审批之后又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新的重大问题时- 内部审计报告存在重要疏忽时- 其他情况

7. 其他

其他相关要素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充。
延伸阅读
  1. 汇总审计差异并确定调整事项
  2. 出具私募基金法律意见书的风险有哪些
  3. 内部审计报告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4. 实践中总结的内部审计报告写作思路与方法有哪些
  5. 内部审计报告有哪些内容

审计法热门知识

  1. 一、各种收入的审计
  2. 武汉审计局:学习新修订《审计法实施条例》的组织与推广
  3. 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审计职责
  4. 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考虑因素
  5. 虚构收入: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
  6. 审计方法
  7. 内部审计报告应该怎么写
审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