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和征税的主体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会计法 > 会计法法规法律知识

纳税和征税的主体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30

 
368887
当今社会下,在财税法的总则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疑问,那么针对什么部门来进行纳税和征税,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给出了相应的答案,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被称为纳税人。而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则被称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必须按照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税款。

税收征收管理的主管部门

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负责全国范围内的税收征收管理工作。各地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范围进行征收管理。

地方政府对税收征收管理的责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依法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领导或协调,支持税务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他们应根据法定税率计算税额,并依法征收税款。

其他部门和单位的支持和协助

所有相关部门和单位都应支持和协助税务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税务机关在依法履行职责时,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阻挠。

相关知识点

一、政府投资和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

审计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总预算或概算的执行情况、年度预算执行情况以及年度决算、单项工程结算和项目竣工决算进行审计监督。在审计建设项目时,审计机关可以调查直接涉及建设项目资金的设计、施工、供货等单位的资金真实性和合法性。

二、违反财务收支规定的处罚

对于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审计机关可以根据法定职权范围内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这包括通报批评、给予警告等。如果有违法所得,审计机关可以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如果没有违法所得,可以处以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4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审计机关认为需要给予处分,可以向有关主管机关或单位提出建议。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1. 纳税人无法按期缴纳税款是否可以延期?
  2. 会计账簿保存年限是多久
  3. 公司税务有问题能否做股权变更
  4. 税收保全措施最长期限是多久
  5. 税务机关如何对会计工作监督检查

会计法热门知识

  1. 纳税人欠缴税款与权利执行的优先顺序
  2. 逃税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
  3. 民间借贷利息个税应缴纳多少?
  4. 提高案件结案率,合理配置司法资源
  5. 债权凭证的记载要求
  6. 会计手续和会计核算的事项
  7. 会计机构的设置条件
会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