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会计法 > 会计核算法律知识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3-12-04

 
12029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的变化和规定

一、借款费用的资本化范围和原则

根据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以下简称“新准则”),对比原准则,新准则对借款费用的资本化进行了详细规定。根据新准则,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如果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应当予以资本化,并计入相关资产成本。而其他借款费用,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并计入当期损益。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通常是指1年及1年以上)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新准则将借款费用的资本化范围分为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的借款费用分别处理。

二、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的规定

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期间是指从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点到停止资本化时点的期间,不包括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的期间。根据新准则的规定,借款费用的资本化起始条件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借款费用已经发生和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只有在满足这三个条件的情况下,借款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以及因外币借款而产生的汇兑差额才可以开始资本化。而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停止条件是指“当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时,应当停止其借款费用的资本化;以后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对于安排专门借款发生的一次性支出的辅助费用,只要在资本化期间没有停止,就应予以资本化;而在停止资本化之后发生的辅助费用则应予以费用化。

三、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

根据新准则的规定,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方法因借款种类不同而异。对于专门借款发生的借款费用,不要求与资产支出相挂钩,但必须考虑资本化期间未动用的专门借款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者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将专门借款在此期间产生的借款费用扣除该收益后予以资本化。而对于资本化期间占用的一般借款,必须与资产的累计支出相挂钩,并考虑其资本化率。即:专门借款的资本化金额=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尚未动用的专门借款产生的收益。一般借款利息费用的资本化金额=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所占用一般借款本金的加权平均数=∑(每笔一般借款本金乘以每笔一般借款在当期占用的天数)除以当期天数。
延伸阅读
  1. 企业上市须解决哪些财务问题
  2. 新借款费用准则对上市公司业绩有哪些影响
  3. 企业间的借款通过什么核算
  4. 借款费用准则的主要变化是什么
  5. 房地产企业取得闲置资金利息怎么处理

会计法热门知识

  1. 会计监督的作用及意义
  2. 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合理性、正确性
  3. 内部会计监督系统:重要性和作用
  4. 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方法
  5. 公-允价值的意义与应用
  6. 第一章:企业物流管理制度
  7. 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的程序和要求
会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