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保障义务司法解释最新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经营者义务 > 保证安全义务法律知识

安全保障义务司法解释最新规定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0-05-25

 
104903
我们之前看到的电梯吃人事件的发生,很多都是因为商场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法律规定从事住宿、餐饮等经营活动或者其他社会活动的自然人应该在合理范围内的使他人免受人身、财产损害。那么对于安全保障义务司法解释最新规定有哪些内容呢?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安全保障义务是一种法律在综合考虑了在调整商业活动的秩序中设立这种义务的社会经济价值及道德需要后依据诚信及公平原则确立的法定义务。具体是指经营者在经营场所对消费者、潜在的消费者或者其他进入服务场所的人之人身、财产安全依法承担的安全保障义务。其义务主体为服务场所的经营者,包括服务场所的所有者、管理者、承包经营者等对该场所负有法定安全保障义务或者具有事实上控制力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与此相对应的权利主体是:

(1)消费者;

(2)潜在的消费者;安全保障义务

3)实际进入该服务场所的任何人。

该权利义务的主要内容是:在特定的服务场所,权利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应当得到保障,义务人应当对这种人身和财产安全履行相应的积极作为或者消极不作为义务。

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的法理基础是社会活动安全注意义务。社会活动安全注意义务由诚实信用原则派生而来的,它来源于德国法院法官从判例中发展起来的社会活动安全注意义务或者一般安全注意义务的理论。社会活动安全注意义务原先指维持交通安全而言。其后扩张于其他社会交往活动,以强调在社会生活上应负防范危害的义务,具体指“在自己与有责任的领域内,从事或持续特定危险的,负有义务情况采取必要的、具期待可能性的防范措施,保护第三人免于危险”的义务。其主要有三种情形:

一是经营者纯粹的不作为,没有营造好一个很安全的消费环境,导致消费者受到损害。如挖掘水沟,应加盖或采取必要措施。

二是经营者提供的服务本身或硬件设备不安全导致客户受害,负有防范危险发生的义务。如在家举办酒会,应防止老树砸伤宾客;餐馆楼梯未全部修好,应设告示牌或者切断通往楼梯的通道。

三是因从事一定营业或职业的经营者消极不作为,未勤勉地尽到对不法侵害的防范和制止义务。如经营旅馆饭店,应注意清除楼道油渍,维护电梯安全,保证安全门畅通无阻的义务。

上述第三种类型即为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

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内容的确定,是判断经营者是否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标尺,即经营者需要履行哪些义务,才能视为其已经尽到了注意义务而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民法理论认为,需要尽适当注意义务却没有尽这种义务,就具有民法上的过错,就应当承担过错的民事赔偿责任。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具体来说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延伸阅读
  1. 合同的定义和含义
  2. 保姆与雇主的法律关系
  3. 房地产中介公司的法律义务
  4. 法律保障老年人婚姻自由
  5. 赡养纠纷调解案例

经营者义务热门知识

  1. 失业保险基金损失的追回
  2. 变更抚养权自己约定有效吗:法律规定与有效期限
  3. 法律风险与“群旅游”活动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5. 第三人申请回避的法律规定
  6. 刑事案件立案后律师介入案件的法律规定
  7. 控制权收购:保护小股东权益的法律措施
经营者义务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