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申请回避的法律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参加人法律知识

第三人申请回避的法律规定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7-01

 
389691
大家知道公民和法人在案件存在利害关系时有权利申请参加行政诉讼,这就是行政诉讼第三人权利。那么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可以申请回避吗?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为您整理了“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可以申请回避吗”的相关法律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根据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第三人在行政复议过程中也可以申请回避,具体规定如下:

一、回避的情形:

1. 与本案当事人或当事人、诉讼代理人为近亲属,或者与本案当事人存在利害关系,或者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

2. 回避申请的方式可以是口头或书面形式。

二、法院的告知义务:

1. 法院在受理案件后应当告知当事人申请回避的权利。

2. 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

3. 开庭审理时,审判长应当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

三、回避申请的期间:

在案件开始审理至法庭辩论结束前可以提出回避申请。

四、申请回避的程序:

在行政诉讼中,第三人只需向审判长申请回避即可。

第三人在行政诉讼中的诉讼权利

根据行政诉讼法和相关审判解释规定,第三人在行政诉讼中享有以下诉讼权利:

一、参诉权利:

第三人有权申请或依法院通知参加已经开始并尚未结束的行政诉讼及行政赔偿诉讼。人民法院在有第三人参加诉讼时,应当向第三人及时送达参加诉讼通知书。第三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不影响案件的审理。

二、诉讼主张权利:

第三人有权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主张。

三、提起诉讼权利:

第三人有权对被告在一审期间改变后的行为提起诉讼。被告在一审期间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应当书面告知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应当告知(或送达)(原告或者)第三人。(原告或者)第三人对改变后的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就改变后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理。

四、答辩权利:

有第三人参加的诉讼,人民法院在规定期限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第三人,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答辩状及有关材料。第三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五、对撤诉提出异议的权利:

被告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原告申请撤诉的,第三人有提出异议的权利。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撤诉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第三人无异议”是人民法院裁定准许原告撤诉的必备条件之一。反之,第三人有异议,法院就不得准许原告撤诉。

六、举证权利:

法院应当发给第三人(供原告、第三人举证使用的)举证通知书,以便其行使举证权利。第三人的举证期限于交换证据之日届满。第三人可以在证据交换时,提出其在行政程序中没有提出的反驳理由或者证据。

七、申请调取证据权利:

第三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证据,在提供有关证据线索后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取其他有关证据。

八、申请延期审理权利:

在原告增加或者变更诉讼请求的情况下,第三人对此可以要求延期开庭审理,以便重新准备答辩或者补充证据。

九、上诉权利:

对与第三人自己的实体权利义务责任关联的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不服,有权提起上诉。

十、申诉和申请再审权利:

第三人认为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可以提出申诉和申请再审。

十一、其他诉讼权利:

与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平等享有的其他诉讼权利。

延伸阅读
  1. 第三人造成工伤的民事赔偿问题及工伤保险基金
  2. 债务人财产无法满足保全请求的含义
  3. 债务人多债权的优先受偿权
  4. 保证担保合同变更可以吗
  5. 车贷债权的转让合法性分析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行政诉讼时效的规定
  2. 财产保全的申请和担保
  3.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
  4. 交通事故的起诉费用标准
  5. 法院保全费用的收取方式
  6. 法院驳回起诉请求的处理方式
  7. 被告解除财产保全的法律程序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民间借贷中债务转让情形
  3. 集体合同的效力
  4. 登记在别人名下的夫妻共同财产,如何分割
  5. 如何将房屋合法转租给第三人?
  6. 房屋买卖纠纷解决方式
  7. 一房数卖,谁才是房屋主人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