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平时注意收集什么证据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其它消费者权利法律知识

消费者平时注意收集什么证据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06-18

 
104483
消费者在平常的工作中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比如花了大钱却买到货不对板的产品,都会去通过法律途径来进行维权。而消费者在进行维权的时候,需要有足够的证据,没有证据去维权的话后果会特别的严重。关注手心律师网,了解更多知识。

消费者证据收集的重要性

在消费者权益争议纠纷中,证据的收集是至关重要的。根据消费者权益争议纠纷的特点,消费者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证据收集。

1. 反映法律关系的证据材料

消费者应该收集反映当事人法律关系形成和发展的证据材料,例如商品的购货发票、接受服务的票据、加工承揽、保管合同等文件。

2. 反映损害事实的证据

消费者应该收集能够证明损害事实存在的证据,例如有产品质量问题的样品、标的物的检验鉴定结论等。

3. 能够证明经济损失的材料

消费者应该收集能够证明经济损失情况的材料,例如损失清单、单据、现场勘查记录等。

根据《民事诉讼法》及民事诉讼证据规则,消费者在向法院提起消费者权益争议纠纷诉讼时,必须提供相应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消费者需要提出当事人之间存在民事法律关系的事实,并证明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损害。

例如,在一起产品质量损害赔偿案中,原告声称自己在被告处购买了一瓶化妆品,使用后出现了红肿、痛痒等症状,经医院诊断是由于使用该化妆品所致,花费了2000元医疗费。在这个案件中,原告要求被告赔偿,就需要提供至少三个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一是与被告的买卖关系确实存在的证据,例如购货发票;二是医院的诊断证明;三是医疗费的单据。

为了充分保护消费者的诉权,消费者对于某些制造过程较为复杂的产品往往了解不多,很难提供证据证明被告的过错。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或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赔偿。因此,原告只需要证明自己的损失是由于产品原有的缺陷所致,就可以提出赔偿要求。

消费者向法院举证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提供证人,说明证人的身份和可以证明的事实,提交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书证和物证应当提交原件原物,如果有困难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笔录等。如果提交外方书证,应附上中文译本。

消费维权的五种途径

1. 协商和解

消费者和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可以通过协商和解的方式解决纠纷。双方可以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这种方式快速、简便,对于消费者和经营者来说都是理想的途径。

2. 投诉调解

消费者在与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后,可以请求消费者保护委员会进行调解。消费者保护委员会作为第三方,可以对争议双方进行说服劝导、沟通调和,促成双方达成解决纠纷的协议。

消费者在投诉时应注意以下四点:一是处理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的问题,一般按照管辖范围受理;二是当消费者保护委员会未能解决争议时,消费者可以请消费者保护委员会进行损害鉴定,并提供证据;三是消费者应尽快选择申诉或起诉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四是消费者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都是法律赋予消费者的权利。

3. 行政申诉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后,可以请求有关行政部门解决争议。行政申诉具有高效、快捷、力度强等特点。消费者决定申诉时,一般以书面形式,并详细阐述要求、理由和相关的事实依据。如果与经营者达成和解,消费者可以撤回申诉,并请求有关行政部门作出调解书。

4. 提请仲裁

当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愿意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调解并作出判断或裁决时,可以选择提请仲裁。仲裁具有当事人程序简便、一裁终局、专家仲裁、费用较低、保守机密、相互感情影响小等特点。仲裁费用原则上由败诉的当事人承担,如果当事人部分胜诉,仲裁庭会根据各方责任大小确定各自应承担的仲裁费用。

5. 提起诉讼

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消费者提起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范畴。

延伸阅读
  1. 对己不利事实保持沉默视为承认吗
  2. 一般交通事故处理的程序
  3. 未批先占:是否合法?如何维权
  4. 商标侵权维权的法律程序
  5. 诉讼权利和义务

消费者权利热门知识

  1. 如何应对在节假日促销期间遭遇的网购欺诈
  2. 消费者权益保护及民事责任
  3.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第一款的规定
  4. 各级政府应支持消费者协会履行职责
  5. 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应向谁索赔
  6. 自主选择权的法律意义
  7. 天价鱼案:明码标高价,你情我愿也并非代表公平交易
消费者权利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电子商务公司规章制度范本
  2. 旅行社规章制度范本
  3. 混凝土公司规章制度范本
  4. 商场员工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