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6-16
1993年3月30日中午,朱*华在和平影院观看电影。与朱*华同场观影的李-珉和王*平是朱*华的往日同学。散场时,朱*华将他的公文包遗忘在座位上,公文包内装有价值80多万元的汽车提货单和附加费等物品。李-珉发现公文包后,将其捡起并交给王*平保管。朱*华离开后,发现公文包遗失,并在天津的《今晚报》和《天津日报》上刊登寻包启事,承诺重谢。由于没有找到失主,李*华从河南到天津,并在《今晚报》上刊登与朱*华相似的寻包启事,将酬谢金额设定为1.5万元。李-珉看到这则寻包启事后,立即告诉王*平,并委托王*平与李*华联系。他们通过电话确定了公文包和酬金的交换细节。然而,在交换当天发生了争执,无法解决。因此,李-珉向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朱*华和李*华履行广告中的约定,支付1.5万元的报酬。
朱*华辩称,他在失去公文包后,多次在《天津日报》和《今晚报》上刊登寻包启事,考虑到只有在明确设定酬金金额的情况下,才能与拾包者联系。因此,他设定了1.5万元的酬金金额,但这并不代表他真正的意思表示,现在他不同意支付1.5万元的报酬。李*华辩称,作为一名公安民警,李-珉应该根据公文包内的提单、私人联系册等线索寻找失主,或主动将遗失物交给相关部门处理,而不应等待酬金。他认为王*平没有履行他应尽的职责,因此不同意支付李-珉要求的酬金。
王*平表示,他与李-珉一起观看电影时,李-珉捡到了一个内装有价值80多万元汽车提货单等票据的公文包,并让他保管了十多天。然而,这个公文包与他毫无关系,所以他没有要求索取报酬。
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法院认为,李-珉和王*平在和平影院拾到的公文包内装有价值80余万元的汽车提单、附加费等财物,属于朱*华遗失的李*华单位的财物。公文包内的提单、存折、手戳和私人联系册等可以找到失主或财物所属单位的线索。然而,李-珉和王*平并没有积极寻找失主或将财物交由相关部门处理,反而等待了寻包启事的发布,这违背了社会公德。作为一名公安干警,王*平在拾包后没有履行他应尽的职责,这是错误的行为。朱*华和李*华在寻包启事中设定的酬金金额没有法律效力,不代表真实的意思表示。为了维护社会公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法院驳回了李-珉的诉讼请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58条第1款第(三)项和第79条第2款的规定,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法院于1994年6月16日作出如下判决:驳回李-珉的诉讼请求。